第四百一十八章 广告播出,在省会引发市民抢购热潮

 十一月。 

 夜幕降临,哈市。 

 新闻联播结束,即将到连续剧的时间,千家万户都守候在电视前。 

 尽管哈市的夜生活比起小地方要丰富得多,然而看电视依然是省会人们晚上最常见的消遣,更何况十一月的哈市已经有些冷了,晚上接近零度,所以很多市民都不愿意出门,而是呆在家里。 

 更何况,近段时间省台晚上黄金档上演的是一部和省会人关系密切的连续剧,它的名字叫做——《夜幕下的哈尔宾》。 

 一部正面反映东北地下党和抗联斗争的剧,光是这名字,就足以让省会人感兴趣了,所以很多市民都在追剧。 

 连续剧开始之前是广告时间,一则广告跳了出来。 

 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座大山,随着镜头推进,树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一个黑木耳种植园陡然出现在观众眼下。 

 金色的阳光洒落在椴木上,展现出一簇簇饱满厚实的秋耳。 

 低沉的男嗓音旁白也同时响起:“大山里头,有一种大自然孕育的瑰宝,它呼吸着纯净的空气,喝着山泉水茁壮成长……” 

 80年代的广告没有太多花里花俏的创意,特效也不允许,广告通常都直接强调产品的功能和特点,广告词也是简单直白,易于记忆。像燕舞收录机这种在广告中融入流行音乐、舞蹈和时尚等文化元素的广告在当下已经是最前卫的了。 

 黑木耳这种农副产品,显然不适宜拍得太独立特行,最多也就通过运镜展现得高大上一些,毕竟是贵价农副产品,不能看着太low了。 

 不过这则广告还是成功吸引了观众们的眼光。 

 这年头的电视节目有限,各省份除了两个中央台之外通常就一个地方台了,也不像后世那样广告中插播电视剧,人们看过的电视广告数量还是较少的,这还是省台第一次播放黑木耳广告呢,甚至可能是国内电视台的第一例。 

 正值黑木耳采收季,耳农们在耳场里辛勤地忙碌着。 

 一张熟悉的面孔陡然映入观众们的眼帘。 

 这是个容貌俊朗的耳农,他手里捧着一蓬刚采下的黑木耳,他的脸上带着丰收的喜悦,笑容如朝阳一般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