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家里也得早日实现“市场经济”(第2页)

“老师请留步,不用送了。”

“……”

高章志老脸写满了欣慰。

尽管许承安没考大学,然而他却利用学识改变了沧城成千上万老百姓的命运,也成了知名的企业家,是自己最为骄傲的学生之一!

……

二月一,腊月二十三,北小年。

大早上,黑土屯各家各户便开始了祭灶神,这也是东北过小年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

施家,厨房和灶台早已擦得干干净净,许承安点上一对红烛和三支香,此外还有灶糖、黄豆、干草等贡品。

随后许承安站在火灶前念念有词:“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请佑我家人们身体健康,吉祥如意!”

念诵完点上元宝,等香火烧完,祭灶神仪式便完成了。

许承安走出厨房,三姐妹正在打扫着庭院。

扫尘也是北小年需要做的事,得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同时也象征着清掉晦气和灾祸。
 

但是三姐妹则不参与祭灶神,因为民间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忌讳,所以许承安在厨房里祭灶神的时候,三姐妹是不能进去的。

许承安点上火柴,把旧的灶神像烧掉。

“二姐夫,为啥每年都得把旧的灶王爷像烧掉呀?”

从小时候开始,她就知道这个规矩,老爹也是这么做的,然而却不懂其中原因。

许承安呵呵一笑:“这叫送灶王爷上天,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就要离开人间,回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所以得把旧的画像烧掉送灶神!”

送灶神的习俗和华夏神话传说有关,但并非源于神话传说,它能追溯至到原始人时期。

那会人类对火十分崇拜,因为它不仅能提供温暖和驱赶野兽,还能烹煮食物,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于是原始人经常围绕着火堆举办活动,随着时间推移,久而久之,加上后来神话传说的影响,人们对火的崇拜也便演变成了祭灶神。

“噢,原来是这样啊!”施秋玲又担忧地道:“那灶王爷不会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咱家的坏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