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抖腿焦虑传递法则

 七月十五日。

 在剧组蹲守了半个月的姜在勋终于迎来了自己戏份的拍摄。

 按照正常情况。

 非主演的演员,仅需自己戏份拍摄时进组即可。

 就像《国际市场》是13年年初开机,黄政民和吴达洙作为主演要全程跟剧组辗转至各地取景。

 而出演配角的罗美兰等演员,仅需在釜山拍摄时进组即可。

 至于姜在勋为什么从《当男人恋爱时》开机一直在剧组打杂。

 主要是他认为在片场学到的表演经验比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要有用的多。

 绝不是因为他没事干,绝对不是。

 新村洞拍摄现场。

 吊扇嘎吱搅动着七月粘稠的空气。

 导演把三人叫到监视器前:

 “这场戏是为女主后续发现韩太逸赌输定金、两人激烈争吵的戏码进行铺垫。”

 “我们分两个时段拍。”

 “第一镜:上午——周皓婷要时不时看表、整理头发裙子,带着'他马上就到'的期待感',握着手机随时准备接听。”

 “第二镜:正午——出现吞咽口水、舔嘴唇等焦虑小动作,手机放腿上偶尔点亮屏幕,最后攥着手机边缘发白。”

 “第三镜:黄昏——身体完全静止,但眼球跟着路过车辆快速转动,手指死死抠住包带。”

 “我要你表现出这场戏层次是从满心欢喜到怀疑、焦躁、愤怒、最后浑身发冷的感觉,可以理解吗?”

 韩惠珍后腰贴着折叠椅冰凉的金属支架,听着场务拖动轨道车的吱呀声点头。

 她入行好歹已有十一年。

 导演如此细致的讲解,再听不明白就可以退圈回家生娃了。

 “小姜。”

 姜在勋赶忙抬头:

 “导演我在。”

 韩东郁转头看向姜在勋:

 “你是个踩着钢丝的消防员——左边房主的怒火已经烧到90c,右边女主的焦虑正在结冰,你要用精准动作让两边温度始终维持在爆发的临界点前1度。”

 姜在勋:“……”

 我是日本人吗?

 为什么给我讲戏讲的这么抽象?

 “噗嗤......”

 韩惠珍的笑声像按开了静音键。

 韩东郁举着分镜脚本的手僵在半空。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给姜在勋的演技指导讲成了物理课。

 “咳......”

 韩东郁轻咳一声:

 “第一镜上午,房主通过看表,手指敲击桌面表示不耐烦。”

 “小姜这边在房主第三次看表时立即起身倒茶,壶嘴要对准房主方向表尊重。身体始终隔在房主与女主之间,形成物理缓冲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