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来者不善啊!

第681章 来者不善啊!

 

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邀约,杜笙却在日程表上重重划了道线。

 

原定明年春季推出的个人专辑,此刻不得不按下暂停键。

 

“不是我不想。”

 

他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对助理解释:

 

“光是奥运主题宣传曲的v拍摄,这个月就够忙了。”

 

京城最后那个秋日黄昏,杜笙办公室的电话铃此起彼伏。

 

几个大美女接连来电,邀约从私人晚宴到瑜伽切磋不等。

 

但他只能苦笑着关掉手机,先把曲目筛选完再说。

 

这天正午,办公桌上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程龙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带着标志性的爽朗:

 

“阿笙啊,有桩买卖想和你商量。”

 

“龙哥,你这电话打得我都不好意思拒绝了。”

 

杜笙把咖啡杯往桌上一放:

 

“直说吧,什么事”

 

“好莱坞那边有个罗伯明可夫,想拍部东方功夫片。”

 

程龙顿了顿:

 

“他想让我和李联杰……”

 

“《功夫之王》是吧”

 

杜笙嘴角一挑:

 

“不过这电影,我怕是帮不上忙啊。”

 

杜笙一听便知道是哪部,但他对此并没有多大兴趣。

 

首先,电影里并没有适合他的角色。

 

其次,他并不认为这是一部特别出色的作品。

 

该片总投资接近4亿,但国内票房连三分之一的本都收不回,表现相当令人失望。

 

即便加上全球总票房1.28亿美元以及vcd和蓝光碟片带来的约2533万美元收入,折合回报仍然捉襟见肘,险些让投资方陷入亏损。

 

罗伯明可夫之所以想要拍摄这部电影,是因为看到李联杰与程龙身上蕴含的巨大商业潜力,意图展现两位东方功夫巨星同场竞技的壮观场面。

 

确实,不少影迷都渴望看到这两位东方功夫传奇人物携手合作的画面。

 

但结果好比东施效颦,并未能引起他们心中期待的那种共鸣。

 

“哎呀。”

 

程龙在电话那头叹气:

 

“明可夫那家伙非要你来演个角色。”

 

杜笙笑着摇头:

 

“龙哥,你知道的,我这档子事排得比春运还满。”

 

“别推搪啊。”

 

程龙突然压低声音:

 

“说实话,我都不好意思给你打电话。

 

让现在的顶流给我们这些老古董们当配角

 

我这张老脸往哪儿搁……但明可夫那家伙缠得紧啊!”

 

“你这话说的。”

 

杜笙忍俊不禁:

 

“让我给两位功夫泰斗当配角,那是我的荣幸啊!”

 

“少来这套。”

 

程龙在电话那头笑得直咳嗽:

 

“你现在的风头可盖过我们这些老家伙了。

 

要是你给我再当配角,粉丝们非得把我大字报贴满全网不可。”

 

“龙哥过奖了。”

 

“既然你没想法,那暂且按下。”

 

杜笙正要把话接下去,程龙突然换了话题:

 

“明可夫还想找内地投资方,你有兴趣”

 

杜笙闻言,脸色有些古怪。

 

“对方大概给多少干股”

 

“就那么点。”

 

程龙无奈道:

 

“才给个零头。”

 

“这不就得了。”

 

杜笙轻笑:

 

“不过要是让他们多分点,我倒可以考虑。”

 

“行啊。”

 

程龙在电话那头笑得更欢了:

 

“我就说嘛,你这孩子从小就是精明鬼。”

 

挂了电话,杜笙望着窗外的梧桐树发呆。

 

罗伯明可夫大概永远不明白,为什么《功夫之王》在国内反响平平。

 

这部电影就像个用望远镜观察东方的外乡人,把功夫拍得像杂技,把故事讲得像童话。

 

即便有他和李联杰的功夫对决,观众们也不买账。

 

2008年那会儿,吴雨森导演的《赤壁上》横扫票房,3.1亿的成绩让《功夫之王》连前三都摸不着边。

 

就连《画皮》和《长江七号》都轻松破两亿,可见观众们更爱本土的故事。

 

“好莱坞就是好莱坞。”

 

杜笙自言自语:

 

“他们永远不懂,东方的故事要东方人来讲。”

 

他翻开笔记本,开始研究程龙提到的投资方案。

 

好莱坞想借内地的东风,但又舍不得让利,这种“合作”实在没什么吸引力。

 

不过,要是能拿到更多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