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无人助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第2页)
恐慌到了极致,这兵部尚书甚至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见此一幕。
还是年仅三十九岁的兵部侍郎周乾,他双手一拱,主动侧步出列。
冲着龙椅之上的大乾皇帝拱手称道:“回禀陛下,如今在京畿周遭驻扎的所有可调兵员,共有一万三千七百二十一人!”
“只有一万余人么?”大乾皇帝闻言,眼神中略带忽闪的看向了正举着血书跪在大殿的杜润。
紧接着。
大乾皇帝一只手扶着下颚,轻咳了几声,略显心虚的说道:“一万三千人就算派出去,在漠北与西域十万合兵的面前,也只是杯水车薪啊。”
养心殿内的三皇子一派大臣闻言。
几乎是瞬间就领会到了大乾皇帝的意思。
众文武大臣纷纷拱手,冲着眼前的大乾皇帝说道:
“启禀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如今京畿周遭的兵员实在有限,若是东北境内实在缺兵少将。
臣等以为,或可让燕王殿下在东北自募边军!”
自募边军?
此话一出。
大乾皇帝的眸中先是微微一怔。
要知道。
如今的燕王杨宁,手中可是已经掌握了自募府兵之权。
他若是手头缺兵少将,完全可以借着自募府兵的名义去扩大招募。
但话又说回来。
这自幕府兵之权是有上限的。
所谓的自募府兵,其上限只有一万人。
因为纵观整个大乾王朝,最大的府邸无非就是皇宫。
皇宫之中的禁军的人数,其上限尚且只有一万出头。
其余的皇子也好,藩王也罢。
即便是说破了大天。
也不能将自家的府兵人数上限,超过大乾皇宫的禁军水平吧。
若是如此。
岂不和造反一样了?
而三皇子一派官员从口中说出的这自募边军之权。
那可是完全不同了。
其性质与所谓的自幕府兵之权有着天差地别。
与先前燕王杨宁向大乾皇帝替左将军林阮讨要的限额一万的自募边军之权,也是完全不同的。
自募边军之权一旦放出。
其所有者基本上就是拥有了与大乾兵部平起平坐的资格。
只不过。
让大乾皇帝错愕的是,此话竟然是从三皇子一派大臣的嘴里说出的。
他本以为,此话会是杜润从口中说出的。
想到这儿。
大乾皇帝猛地靠在了龙椅上,而后眼神深沉的不断打量起了整座大殿。
如今的情况。
看似是有两条路。
一条是不顾兵部和三皇子一派的反对,执意将京畿周遭所有驻扎的士兵全都派发往东北作为驰援部队。
如此一来,虽说是能暂时堵住了杜润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