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否泰相伴(第2页)

 如是,此番这“天青贡”必须的毁掉,最起码也不能让那宋粲按时送到京城。

 汝州瓷贡自始便是这地方与那朝中元佑党人的钱袋子,且是不容他人染指。如让那宋粲功成,供奉句势必按此做了例子,而形成惯例。这汝州地方便是妥妥的变成了一个清水衙门,再无财帛入京。

 这人麽,一旦没了什么利用价值,那也就是一个昨日的黄花。任凭你这花开的时候多么的灿烂,多么的招人喜欢,多么的惊世骇俗,一旦零落晨泥便也摆不脱被碾作尘,别人倒是一眼都不会多看。还香如故?哈哈,你想的太多了。

 此番这知州自兵部任上来在这汝州亦有捅开这个元佑党的钱袋子的目的。

 勇气是可嘉,但是这个地方已经被元佑党人经营的一个固若金汤,没地方让他犯蛆。于是乎,来在这汝州便被那地方官员给架空了了账。不去算计了他的性命,且是给他死去的爹和哥哥一个面子。

 于是乎,只能足不出户,呆在这州衙之内,从虎啸堂到望嵩楼,无所事事临摹了碑帖保命。

 此事无奈,只能怨了朝中没人,家族无势也。

 即便是这“五岁朝天”的神童,再聪慧过人,于此地也是一个束手无策。

 然,宋粲与他不同,此人且是有个好爹!正平者,御太医也,其言必达天听。也就是说话皇上能听得见,还不用人中间传嘴的。而且此人无党,又恩泽朝中众人,再搭上天下医者皆是为帅,倒是不敢对那宋粲下了狠手去。

 再者,皇权再不行,也会有依附皇权而生的人,也别小看那帮人,且也能于朝堂中与那两党四派分庭抗礼。

 若是元佑党人发难,至少有元丰党与皇权一派会从中做梗,他们的斗争方向就是对方要做的事,肯定得霍霍的让他做不成。

 更不用说那元佑党又分“洛、蜀、朔”三派,他们之间的斗争方式比元丰党只能是更残忍,更难缠。

 如此,就这宋粲的一任督窑本身就是一个导火索,也是个捅马蜂窝的棍子。

 对他这任制使钦差,宋正平的要求很简单,人不死就行,别人死不死我管不着。

 然,对于他这知州来说也是如此。且也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有了宋粲这般的挡风墙分散了那地方宵小的注意力。至少是吸引了伤害,让他能喘上口气来。

 而且,这天青贡之事一旦成事,且能让这地方挨上一波损伤,让他也有些个可乘之机。弄不好还能重新夺回这汝州的实际控制权,岂不是个乐其所载?

 然,那知州看了那箭刻,离那两都厢军出城已经过了两个时辰去,便再也得不到任何的消息。

 且皱了眉,双手合十,口中念叨了满天的神佛,心下叫了一声那宋粲,心道:

 “兄弟,且再撑了些许,待俺搓出个大招!给他来个后门别棍!”

 且不说这知州没事干望了天叨叨了心里憋那别人家后门的大招。

 说那老管家李蔚一路飞奔出了后岗,便将马停与那路口处。

 此间为一个十字岔口,一条路通往汝州城,一路往那周公渡。便是那宋粲来时的路途。一条路且通了陆路的官道。

 等了约莫一刻左右,才遥见官道之上都旗飘扬,料定是那州府的厢兵。

 心道:素闻这厢兵狼犺,今日见竟然是如此的不堪。二十里的官道竞拖拖拉拉至走了两个时辰还多。而且,这两都的人马也不知晓是谁带的兵,倒是个懒散,前不布斥候,不得前情,后不掩旗帜,大剌剌的于十里外便可看的一个一清二楚。

 此番却不需劳动那宋粲的亲兵,便是自家的那些个佃户、农人在官道两旁打他一个埋伏,便是 用些个铲、锄、钉耙亦可杀他个片甲不留。

 且是心下一叹,心道:如此治军不堪,实乃只能做的凑数之用也,如遇强敌如不做作鸟兽散了便是菩萨显灵了。

 想罢便摇头叹了一声,勒住了缰绳立马于官道中央,忽见草丛中有宋粲的亲兵斥候上前叉手,躬身道:

 “老丈是否得了将军将令?”

 老管家李蔚倒是个不回话,拉了一下手中的缰绳,使得胯下战马嘶鸣踢踏了,才与那斥候道:

 “可识得此兽焉?”那斥候亲兵见了,且叉了手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