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施公清月风荷

第187章 罪人伏法(第3页)

 "施大人年轻有为,刘某仰慕已久。"刘一鹏举杯道,"萧县刁民作乱,多亏大人明察秋毫。"

 施公故作醉态:"刘大人过奖。不过吴知县死得蹊跷..."

 刘一鹏眼中闪过一丝警觉:"是啊,听说中毒而亡?想必是白莲教余孽报复。"

 "下官验过,是'阎王笑'。"

 刘一鹏手中酒杯微微一颤:"施大人见识广博,连江湖奇毒都识得。"

 施公哈哈一笑:"略知一二。此毒出自四川唐门,江湖上能弄到的不过三五人..."

 话未说完,忽听屏风后一声轻响。施公佯装不觉,继续饮酒。宴罢回驿馆,黄天霸已在等候。

 "大人所料不差,"黄天霸低声道,"刘一鹏幕僚中有个叫冷面判官崔成的,正是四川唐门弃徒,擅使毒药暗器。"

 正说着,窗外"嗖"地射进一支飞镖,钉在柱上,镖上缠着纸条:"欲知真相,子时独赴城隍庙。"

 子夜时分,施公单刀赴会。城隍庙破败不堪,月光透过残瓦,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施大人果然胆识过人。"阴影中走出个黑衣人,面戴青铜面具,声音嘶哑。

 施公镇定自若:"阁下约本官前来,有何指教?"

 黑衣人递过一封信:"此乃刘一鹏与漕运总督穆里玛的密信往来,足以证明他们勾结贪腐、鱼肉百姓。"

 施公接过细看,信中详细记载了如何借"剿白莲教"之名,在淮安、徐州等地横征暴敛,所得赃款二人三七分账。更触目惊心的是,为掩盖罪行,他们已杀害了十余名欲举报的官员!

 "阁下为何要帮本官?"施公警惕地问。

 黑衣人摘下面具,露出一张布满刀疤的脸:"在下崔成。当年被唐门逐出,流落江湖,不得已为刘一鹏卖命。但见他残害百姓,实在于心不忍..."

 话音未落,庙外突然火把大亮。刘一鹏带着数十名衙役冲了进来:"好个吃里扒外的狗奴才!连崔判官也背叛本官?"

 崔成大惊:"大人快走!"说着扬手一把毒砂洒向刘一鹏等人。

 混乱中,黄天霸带人杀到,护住施公。崔成与刘一鹏的心腹激战,不幸中刀身亡。临终前,他将一枚玉佩塞给施公:"穆里玛...漕船..."

 回到驿馆,施公细查那玉佩,发现背面刻着"漕运钦差"四字。黄天霸认出这是漕运总督的信物,持此玉佩可自由出入漕船。

 "大人,看来漕船上有猫腻。"关小西道。

 翌日,施公持玉佩来到漕运码头。漕船高大如楼,搬运工如蚂蚁般上下忙碌。管事见玉佩,不敢阻拦,恭敬地引施公登船检查。

 船舱底层,本该装载漕粮的地方,竟堆满了私盐、丝绸等违禁物品!更有十口大箱,装的全是雪花白银,箱上贴着"徐州赈灾淮安军饷"等封条。

 施公怒不可遏,当即命人封存赃物,拿下管事。经审讯,管事供出这些全是刘一鹏与穆里玛合伙走私的赃物,借漕运之便,已运作多年。

 铁证如山,施公立即上奏朝廷。康熙帝震怒,下旨将刘一鹏、穆里玛革职查办,家产充公。萧县冤案得以平反,受灾百姓获赈济,无不感激施公恩德。

 结案之日,施公特至崔成墓前祭奠:"崔壮士虽曾误入歧途,然迷途知返,舍生取义,可敬可叹!"

 黄天霸问:"大人,接下来往何处去?"

 施公望向远方:"继续南下。天下之大,不知还有多少冤情待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