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一笔收入(第2页)
顾阳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最近胃口也是越来越大,也想着吃点鱼、肉之类的,补补身体。之所以叫上乔一成,一方面是他对这边比较熟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有个伴,到时候好帮忙拎着东西。
表哥和大姨会时不时的给顾阳一点零花钱,少则三五分,多则一两毛。顾阳都攒了下来,买了鱼钩鱼线等工具,又找隔壁院子种了竹子的王婶要了一根竹子,制作成了鱼竿。
并且,顾阳还用红薯、麸皮、玉米面等制作成了饵料,提前发酵了两三天。前世顾阳的爷爷最喜欢钓鱼,平常没事就研究各种饵料,顾阳也跟着学了一些。
第二天是周六,由于这年代还是单休,表哥和大姨吃过早饭,都去上班去了,顾阳便带上隔壁的乔一成,带上工具去了东边的小河边。
如今正值初夏,河边也有不少大爷在钓鱼。顾阳与乔一成挑了个合适的位置,又在河边捡了块儿石头当凳子,便开始了钓鱼前的准备。
乔一成的钓鱼工具相对简陋,鱼钩是用大头针做的,鱼线也是普通的棉线,钓钓小鱼还行,碰到大点的就很难拉起来了。
顾阳简单讲解了一下钓鱼的技巧,便开始了实践教学。
乔一成见顾阳还用一把玉米糁打窝,也是忍不住心疼:“顾阳,你干嘛要浪费粮食啊?”
“这你就不懂了,钓鱼不打窝,钓的也不多。”
“那…那要是钓不到,岂不是赔本儿了?”
“别瞎说,快钓鱼吧。”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两人还处于新手保护期,刚挂好鱼饵甩到河里,浮漂就有了动静。
顾阳随手一提,感受了一下分量,便直接将鱼儿拉了上来,正是一条二两左右的鲫鱼。
另一边的乔一成在顾阳的提醒下,才连忙提起鱼竿儿,钓上来了一条手指大小的麦穗鱼:“顾阳,我钓到鱼了。就是小了点儿,没有你的大。”
“慢慢来,不着急。”顾阳拿起随身携带的铁皮小桶,在河里打了点水,将鱼儿放了进去,便接着钓了起来。
不多时,又有鱼儿咬钩,顾阳熟练的提竿,又是一条二三两的鲫鱼上钩。
金陵临近长江,水域发达,水产资源丰富,河里的鱼儿也不少,钓起来难度不大。
半个多小时的功夫,顾阳就钓上来了十来条鲫鱼,加起来也有二三斤了。
乔一成的钓鱼技术还很生涩,但运气还算不错,也钓到了五六条鲫鱼和一些麦穗鱼之类的,加起来也有一斤多。
就在两人各自钓的起劲时,顾阳忽然听到乔一成哎呦一声,转头看去,就见乔一成一脸沮丧的看着手中半截断掉的鱼线:“顾阳,我鱼线断了,鱼钩也没了。”
“来的时候我就说过,你那鱼钩鱼线都不行,只能钓钓小鱼。行了,钓鱼断线也是常有的事儿。我这里准备了一套备用的鱼钩鱼线,你先拿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