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混元功成(第2页)

 中午,哑仆做了烤鹿肉,顾阳和袁承志都吃的十分尽兴。

 随后,哑仆又将顾阳的行囊收拾好,让他可以随时下山。

 这两三年来,顾阳一直待着华山峰顶,与哑仆、袁承志、穆人清、木桑道长几人为伴,从未下过山,甚至都没有好好看过这华山群山。

 当天下午,顾阳跟哑仆和袁承志打了个招呼,便先带着行囊下山而去,准备采买一些用品。

 哑仆准备的行囊中,有两套换洗的衣物,一双靴子,一些干粮,二十两白银,以及一些铜钱。

 由于顾阳暂时并不准备离开,只将那白银、铜钱带在身上,又背起了师父送给自己那把剑,便下山而去。

 混元功大成之后,顾阳的轻功水平也是水涨船高。原本崎岖难行的陡峭山坡,顾阳也是一跃三五丈,飞掠而下。

 下了山之后,顾阳先向北而行,一路来到华山附近的华阴县,开始购买各种所需的物资。

 先是来到一家售卖琴棋字画的店铺,购买了三套棋子,又去了城里唯一的一家铁匠铺,购买了几把匕首,几十把飞刀等兵器,还买了一些大铁钉,以及几根绳索。

 随后,顾阳又在城里买了不少饭菜烧饼,都装进了那储物空间之中。

 顾阳之前曾经实验过,将热腾腾的饭菜存进储物空间之内,隔几天再取出来,仍旧保持着原来的温度。顾阳还曾将一根点燃的火把存放进去,火把进入储物空间之后,原本的火焰也处于静止状态,等取出来后,还能继续燃烧。

 也就是说,那储物空间之内,应该是处于时间静止状态。

 因此,顾阳也便储备了一些食物和饮水,还有一些食盐、调料等,以备不时之需。

 将这些东西都买好之后,顾阳又在城里逛了逛,傍晚时分去了城里最热闹的一家酒楼,要了两个小菜一壶酒,一边吃着,一边听酒楼里的人议论。

 这两年,大明的江山越发动荡,张献忠、李自成等人的起义愈演愈烈,关外的鞑子屡屡犯边,大明朝已经是日薄西山。

 陕西等地也是起义最频繁的地方,战争常年不断,百姓民不聊生。

 今年已经是崇祯十三年,张献忠在蜀地与官军屡次大战,双方互有胜负。朝廷为了彻底剿灭张献忠,不得不加派兵马。

 李自成趁着明军主力入川围剿张献忠之际,进入中原地区,收留饥民,开仓放粮,提出“均田免赋”,喊出了“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