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华霖商贸行(第2页)
那商行的总部,就设在辽阳城最繁华的“大什街”上,据说未来要经营的业务范围可老广了。
它不但合并了原来的于家粮铺,还收购了振兴商行倒闭后留下的所有分号,甚至以后都还可能搞矿业呢。
这几天,那商行总部外大街上,几十名伙计们“哐哐”地向百姓们发放着“优惠券”,有粮油的、有服饰杂货、有烟酒茶的、有澡堂子的,只要在开业当天去光顾,所有商品、服务都一律七折,还有礼品赠送。
这可是这些年来都没遇到过的大便宜啊,百姓沸腾了。
于是乎短短几日,整个辽阳城的百姓都记住了这家新店的名字。
“华霖商贸行”。
................
大什街,“华霖商贸行”总部后院。
伙计们正里出外进的忙活着,有人在搬桌椅,有人在端花盆,有人登高挂着牌匾,有人蹲低修葺这地砖。
杜玉霖在于文斗、杨越帆的陪同下从外面缓缓走进院来。
“哎,你看着点。”
杨越帆推了下一个差点撞到于文斗身上的伙计,那人见是东家一行人到了,急忙一脸歉意的弯腰鞠躬。
于文斗瞪了杨越帆一眼,随后笑着挥手让伙计离开,才转头看向杜玉霖。
“这院子可是附近最大的了,要不是振兴商行突然出事,买下这地方恐怕得多花一倍的价钱,看着如何啊?”
“嗯,确实不错。”
杜玉霖环顾一圈后满意地点点头。
这么个两进大院子,少说有七、八百平,还地处辽阳城内最繁华的大什街上,三千两白银真的不算贵了,何况这还是自己这一世开的首家买卖,可不能太寒酸了。
开商行这事是他和于文斗合计后做的决定,既然想拿到大孤山那边的地,和官面沟通时总得有个正当的名号。
开公司本来就是杜玉霖的老本行,即便是在这个时代,若能有个自己的买卖也是心安的事,毕竟将来总不能啥事都挂靠到粮铺上吧,业务面太窄了。
正好于冲汉兄弟“意外”身亡,“振兴商行”下面的各分号是一片混乱,他索性就都底价给接手过来,作为自己商行底盘业务。
而此时,暂时不杀袁金凯的好处之一就显露出来了。
在这位“大能耐”的协调下,杜玉霖几乎是以白菜价就得到了于氏兄弟多年积攒的家业,转眼间就成了这辽阳城内的头号大商人。
当然在外人来看,商行仍是由于文斗这个大股东负责具体事务,至于背后的大老板的身份小老百姓可就不得而知了。
这年头,名字里带“霖”字的人可也太多了点。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可是杜玉霖前世反复学习过的考点,意思就是你有想法、有抱负没问题,但前提是得有钱、有实业才行。
而这一切,就从这家“华霖商行”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