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新皇帝王莽(第2页)

 居摄三年孟春,武功县井中出白石,上刻"告安汉公莽为皇帝"。当张邯捧着那块温润的石头跪在未央宫前时,我注意到他官袍下摆沾着新鲜的红泥。太卜令王况颤抖着展开卦象:"此天命不可违也。"我望向姑母王政君,她手中的玉斧突然坠地,在龙纹砖上摔成两半。

 登基那天,我特意命人将冕旒做得轻些。十二串白玉珠垂在眼前,透过晃动的珠帘,我看见南郊祭坛上的青铜鼎腾起青烟。礼官高唱"新室既建,改制更始"时,一群鸿雁正掠过渭水,它们的影子投在未央宫的金瓦上,像极了竹简上跳动的篆字。

 改制第一刀砍向土地。我宣布"王田私属,皆不得买卖",要把天下田亩收归国有。诏书颁布那夜,我梦见自己回到济南东平陵老家,看见祖父拄着木杖站在龟裂的田埂上。他抓起一把黄土洒向空中,泥土却变成血雨落回大地。醒来时更漏显示寅时三刻,我提笔在诏书上补了句:"敢有非井田圣制者,投诸四裔。"

 第二刀劈向奴婢。我在长安东市竖起五丈高的铜表,宣布"奴婢曰私属,不得买卖"。那天正午,我看见个老妇抱着襁褓跪在铜表下哭诉,说她儿子因欠债被迫卖身为奴,如今主家不肯放人。我命人取来十金替她赎身,却听见围观人群中有人冷笑:"今日能赎十人,明日能赎万人乎?"

 最棘手的是币制改革。我召来大司农冯英,指着案上摆开的二十八种新币:"自今日起,小泉直一,幺泉一十,幼泉二十..."话未说完,冯英突然跪地叩首:"陛下,农人连五铢钱都识不全,这二十八等币制..."我摔碎茶盏打断他:"周公制礼尚有损益,尔等岂能固步自封!"

 始建国三年秋,关中蝗灾。我亲往太学召集博士商议对策,却见庑廊下聚集着数百太学生。他们举着刻有"复五铢"的木牌,见我到来突然齐声高呼:"市井无易,黎民菜色!"护卫要拔剑时,我抬手制止,却见人群中闪过王邑堂弟的面孔。当晚,未央宫的铜漏滴了七千三百二十一声后,我下诏暂缓币制改革。

 真正的丧钟在淮阳郡敲响。地皇元年惊蛰,我正在明堂行籍田礼,突然快马来报:绿林军攻破竟陵。我手中象征性的耒耜突然折断,木刺扎进掌心,鲜血滴在刚翻开的春泥上。三日后,昆阳城传来噩耗:四十二万大军竟被刘秀三千人击溃。那夜我登上章城门,看见东南方夜空泛着诡异的红光,像是谁把未央宫的朱漆泼在了天幕上。

 渐台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夜空,我望着案头堆积的奏报,墨迹在羊皮纸上洇成团团乌云。大司空崔发跪在丹墀下,额角还沾着未央宫檐角的碎瓦:"南阳刘氏拥立更始帝,陇西隗嚣自称西州上将军..."

 我摩挲着腰间玉诀,冰凉的触感让我想起元始五年那个雪夜。那时我刚把女儿送进椒房殿,小丫头攥着我的衣角问:"爹爹,宫里的梅花糕比咱家厨子做的好吃么?"如今想来,那竟是我们父女最后的对话。

 "陛下!"崔发的呼喊将我拉回现实,"洛阳粮仓遭乱民哄抢,守仓令被倒吊在城门..."我抬手制止他,青铜灯树上的烛火突然爆了个灯花。前日太卜令说这是吉兆,我却看见灯油正顺着蟠龙纹往下淌。

 推开沉重的宫门,寒风中飘来焦糊味。两个小黄门缩在廊柱后烤田鼠,见我来慌忙跪倒,半熟的鼠肉滚进雪堆。我弯腰拾起,铁签上的余温灼痛掌心:"传旨,开太仓放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