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盘古虚影vs鸿钧?巫妖归属?(第2页)

 对此。

 陆玄也是有些期待于后续的战况。

 若鸿钧接下,巫族必然有冒犯天道之嫌,鸿钧断会惩戒巫族。

 毕竟。

 整个洪荒上下,陆玄都没听说过有谁敢冒犯道祖鸿钧的。

 即便是未来的圣人,都是对其毕恭毕敬。

 更何况区区巫族呢?

 可若接不下,那洪荒又会陷入怎样的混乱?

 盘古虚影若是击溃鸿钧道法。

 那么,洪荒就要彻底地变天了!

 试问。

 就算是鸿钧,都挡不住巫族。

 那么巫族,必然会在这个关键时刻横扫洪荒,将巫族的旗帜,插遍天地山川。

 什么道祖?

 在巫族眼中,都将会是过眼烟云罢了!

 他深知,这看似简单的一击,实则关乎巫族的生死存亡!

 更可能对整个洪荒的未来走向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

 此刻,天地万灵纷纷收敛自身心神,凝望而去。

 他们要看一看。

 道祖,究竟与这盘古虚影孰强孰弱。

 若是鸿钧败了。

 不知会有多少恐怖存在的道心崩塌。

 对于圣人的期望,绝不可能再会有了!

 就在盘古虚影那蕴含着开天伟力的一斧即将劈中鸿钧之时。

 突然!

 一块巨大的造化玉碟凭空出现,三千法则与此同时并起于天地间。

 法则光辉散漫宇内无穷。

 稳稳地抵挡下了这足以改天换地的一击!

 玉碟之上符文闪烁,似在演绎着天地间无尽法则玄奥之理。

 与盘古虚影的开天神斧相互抗衡之刻。

 轰!

 一时间。

 天地间光芒大盛,绚烂的神芒照耀洪荒无尽!

 鸿钧只是微微一动。

 便抵挡住了这毁灭性的一击?

 恐怖!

 着实恐怖啊!

 陆玄见状,心中大喜。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他,依旧是要借助造化玉碟之力啊!”

 陆玄嘴角,渐生无尽笑意。

 自一开始之前,陆玄就在暗自猜测。

 如果鸿钧面对如此攻击都无需借助造化玉碟。

 那只能说明鸿钧已然强大到可以无视一切攻击的恐怖地步。

 他自身,便早已成为亘古无双的存在。

 法宝在他手中,浑然是如同鸡肋一般的存在!

 可是现在呢?

 鸿钧还是动用了造化玉碟!

 他自身,还不是无敌的!

 “我还有机会!”

 “还有追赶的机会!”

 一刻起,陆玄内心的大道尘埃,彻底烟消云散。

 洪荒众生。

 谁曾见到过鸿钧出手?

 无尽亘古岁月内,只怕也只有此次了!

 陆玄无比清晰的见证到了鸿钧当今的实力。

 还没有!

 鸿钧。

 依旧是没有踏足那无比恐怖的一步。

 面对着来势汹汹的盘古虚影,他第一反应,同样是祭出法宝?

 陆玄内心,彻底松了一口气。

 所谓强者交手,往往就在一瞬间便是能够看出来双方差距。

 今时今日。

 便是如此啊!

 此刻开始,这场战斗的最终结果于他而言,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谁胜谁负,又能如何?

 “不知,我若是攀登混元大罗金仙之境后。”

 “与这盘古虚影,孰强孰弱……”

 陆玄不禁思索起来。

 先前看女娲的模样,不过是旗鼓相当。

 可混元大罗金仙,不受天地间任何的拘束。

 在某种意义上,比起圣人境界更为玄妙。

 他心中不禁有着一阵汹涌的火焰开始燃烧。

 另外一边。

 大战,仍在继续!

 伴随着造化玉碟抵挡下盘古虚影的攻击后。

 鸿钧的神色依旧平静如水。

 少顷。

 他周身泛起一层淡淡的紫气。

 那紫气,似是天道意志的具现一般。

 自其中蕴含着无尽的恐怖之力。

 “三千法则,起!”

 只见他轻轻抬起手。

 一道道蕴含着无尽法则之力的光芒从指尖射出。

 那道光芒内,无尽骇人的气息并起于天穹。

 骤然,却是幻化无尽神芒激荡,三千法则,与此同时在鸿钧心念动荡之间具现而生!

 轰!

 逐而。

 法则的洪流散播出碎片无尽,冲刷而去!

 与开天神斧接触的瞬间。

 便是爆发出一阵刺目耀眼的强光!

 整个洪荒天地都仿佛被这光芒所吞噬,让人无法直视!

 万灵心中唏嘘。

 暗自感慨此战之汹涌。

 圣人级别的战斗。

 断然不是他们所能想象的啊!

 与此同时。

 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响彻寰宇!

 整个洪荒,都在这一声巨响中颤抖。

 开天神斧在这股力量的冲击下,斧身之上的符文疯狂闪烁。

 似是在试图抵御这恐怖的攻击,但终究难以抵挡。

 伴随着鸿钧气息愈发的恐怖。

 开天神斧竟是被这一击强行破开,重新化为太极图、盘古幡和混沌钟三大先天至宝。

 顷刻之间。

 便是分化为了三道流光,一一落于洪荒寰宇,再归天地之间!

 太极图和盘古幡化作两道流光,朝着昆仑山方向飞去。

 分别落入老子和元始手中。

 老子和元始天尊满脸惊喜,赶忙对着鸿钧的方向恭敬叩谢:“多谢老师恩赐,此恩此德,我等没齿难忘!”

 二人内心万般的激动。

 原本他们还以为,这两件先天至宝,要落在巫族手中了。

 可是当今,至宝失而复得。

 二人心中,不禁有着无尽说不出而道不尽的喜悦不断迭起!

 先前元始面色上所浮现的不甘之色,也渐渐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