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准备院试(第2页)

 那些权贵大户人家的孩子们虽然前后有很多奴仆使唤,也不需要考虑生存条件的事情。

 但圣元朝的教育强调“早慧”,权贵大家长们很重视孩子们的道德教育和礼仪培养,而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孩子们在家庭和夫子那里接受的教育也会使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较为成熟。

 所以谢清风的“早熟”在这个时代并不会显得非常神异。

 ——————

 自从晁宏浚让谢清风明年春下场院试之后,系统甚是欣慰的一点是,自家宿主终于进入学习的状态了。

 在书院的这四年里,宿主更多的学习时间是在空间内,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在空间外学习得较多。最重点的是,谢清风在系统空间内读的书大多数都与科举考试无关,反而是杂书。

 院试是圣元朝学子们正式踏入士族的第一场考试,对于很多平头老百姓来说,童生就已经是“功名”了。

 但其实童生只是代表进入了科举考试的预备阶段,并不是功名,只有通过各省学政主持的院试获得“秀才”功名之后,才算是真正拥有了科举的学籍,正式踏入“功名路”。

 谢清风的科举之路才刚起步就开始看杂书,这让系统也有些着急,见识过谢清风拼命读书的模样,他突然间松懈下来还真是让统有些焦虑。

 不过还好现在宿主终于步入科举学习的正轨啦!

 “嗒——”谢清风放下手上的笔,活动了下手腕,房间内回荡着关节扭动的声响。

 在寒鸦书院的这四年,不管是在经义还是策论之道,他感觉都自己学有小成。尤其是在完全看完系统认为的“杂书”之后,他每看一本新书都有新的体会。

 正式拜师后,他以为会和大部分后世学生报了大导师的硕士一样,会把学生丢给手下的小导来带。

 毕竟大佬们实在是太忙了。

 出乎谢清风意料的是,师傅居然会亲自带他,经常把他叫过去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