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第2页)

 读到谢清风的文章比萧康元还激动,读到关键部分面红耳赤,像是和别人大吵了一架一样。

 读卷官愈发投入声音愈发高亢激昂,将谢清风文中对边疆战事局势鞭辟入里的分析,以及那些条理清晰、极具见地的应对策略,如珠玑般洒落于大殿之中。

 “不错!”萧康元忍不住拍案叫绝,此刻完全没了方才的阴郁与烦躁,眼中满是惊喜与赞赏。

 “将这张试卷拿上来,朕要看看是何许人有此等见识。”萧康元急切地伸出手,目光灼灼地盯着谢清风的试卷。

 试卷的第一页就把谢清风的所有情况交代得清清楚楚,官府登记的祖上三代,座师是何人,何时中童生、秀才、举人,名次如何,考官是谁等等。

 萧康元第一眼就看到谢清风的年纪,才十七岁,农家子弟就笑了,“不错!耕读世家,年少年便有如此见识,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让朕看看他老师是何人,朕要赏赐他为圣元朝培养了一位人才。”

 他的视线逐渐下移。

 晁宏浚。

 萧康元嘴角的微笑凝固,陷入沉思。

 “晁弟啊......”萧康元喃喃自语,声音低得近乎听不见,思绪瞬间飘回到多年前。

 二人年少时一同骑马射箭、谈诗论文,情谊深厚。

 虽说晁弟不和他打一声招呼就准备死谏触到他的逆鳞,但......晁弟终归到底还是为了他,为了这个国家。

 他也很痛恨盘踞圣元朝百年的世家,但很多政令的推行必须要他们的配合才能往下进行。

 杀了一个林茂德有什么用?

 诛灭一个林家,改日就会有王家、陈家涌上来顶替。

 世家是杀不完的,他这个皇帝也不是事事都由己啊!更何况,他年纪也大了,身体多多少少也出了点小毛病,不想折腾了。

 他在位期间不说对百姓有再造之恩,却也殚精竭虑,一心想要改善民生。前些年饥荒也从世家身上扒了几层皮,若是再实行晁弟的均田制,恐怕世家要反,他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