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第3页)

 每个人就干四个时辰的活,多了工头就会生气地喊他们回去。而且每七日就能歇两日,歇的那两日工钱还照发!

 上哪儿找这样的活干啊。

 新上任的知府大人真是青天大老爷啊!

 说句违心的话,要是这河道能修一辈子就好了!

 两人正说着,工头已经带着账房先生走了过来。

 “都排好队!先点卯再发钱,一个一个来。”工头大声喊道。

 劳工们立刻排成一条长队,安静地等待着,生怕因为自己的吵闹就不发钱了。

 “张大升,二十五文。”账房先生喊道,将一串铜钱递给站在那名年轻的劳工。

 张大升接过铜钱,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他小心翼翼地将铜钱揣进怀里,生怕掉了哪怕一文。

 后面的老于头站在队伍的最后面,浑浊的眼睛盯着账房先生的木箱直发亮,当他接过用草纸包着的铜钱时,心才落到了肚子里。

 他没想到自己这个年纪还能赚这么多钱。

 一个月五十文,一年就是六百文,这对他来说真的算是笔不小的收入。

 老于头报名的时候可没想过官府真的能发钱,他是奔着包吃包住来的,他是个乞丐,去扛沙袋别人都嫌他年纪大。

 见到官府招人,他正好卡在最大的年龄上。

 人不多,银钱很快就发完了,夕阳的余晖洒在河道上,水面泛起细碎的金光。

 临平府修河道的待遇好,劳工们回去后便自发当起了“宣传员”。他们休息日三三两两聚在村口老槐树下,捧着新领的银钱向乡邻们展示,“咱在河道上做工,每日有热饭热菜管饱,收工还能拿现钱!”

 嗓门大的张大升站到石碾子上,扯开衣襟露出晒得黝黑的胸膛:“河工棚里铺的是新稻草,下雨天还有瓦顶遮风!”

 “嘿!这条件真叫个好嘞!咱这辈子还没遇见过这么舒坦的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