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第2页)

 他一个人恨不得分成几份用,突然发现了赵七一这个人才,自然是高兴得要死。

 谢清风以前一直不懂“不会带团队只能一个人干到死”这句话的含义,现在总算是知道了。

 若不是系统之前给他强化的体质,估计自己要猝死了。就连李文远都累病了几天,他也不敢压榨太狠。

 谢清风觉得在临平府的这一天天,比当年科举还累。

 其实最主要的,他觉得自己的压力很大。他身为整个临平府的最高指挥官,肩上担着的是这么多百姓的命运。

 他这公文若是失察疏漏,字字句句都能化作压垮黎民的万仞高山。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赵七一从谢清风书房出来后,在心头突然想起李绅的这句诗。

 形容谢大人,正好。

 赵七一从小就有让人忽视他的能力,如果他不主动出声显露的话,就算是他站在别人面前,那人也够呛能发现他。

 他为官数十载,初入仕途时他也曾在公堂上拍案怒斥豪强,于雨夜跋涉三十里只为核实一桩命案。可当他亲手整理的赈灾方案被付之一炬,当救命粮款变成上司后院的太湖石,炽热的火苗终究在某个飘雪的清晨彻底熄灭。

 他逐渐学会了把棱角藏进圆润的笑脸,将谏言化作沉默的颔首。

 议事时他总挑最末的位置连呼吸都刻意放缓,任同僚的唾沫星子溅在官服前襟也只是淡淡抹去。临平府府衙的铜铃摇晃了十几个春秋,赵七一的能力让他蜷缩在官场的阴影里,听凭时光将自己打磨成最不起眼的卵石。

 直到,新知府踏碎晨霜而来。他见到谢清风挺拔的身影在公堂上掷地有声:“为官者若连百姓哭声都听不见,要这乌纱何用?” 他将贪墨官员的卷宗摔得震天响,砚台里的墨汁飞溅如血。

 此刻站在谢清风书房外,赵七一摩挲着袖中那份《管理办法》,以俸养廉,好啊!

 他忽然挺直了佝偻多年的脊背。

 有了赵七一的加入,谢清风的绩效实施办法进展得非常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