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路藏女儿身,终成首辅定乾坤爷要赚钱
第235章(第2页)
可眼下雨季都要过了,恐怕再过几日都能出太阳,还修个屁的河道啊!
把他那金贵的水泥放在东堤上此时就是浪费!临时调度一点给他们宣平县解决燃眉之急又怎么了?
那河堤加固一下差不多得了,保证不会决堤就好了啊。就应该把水泥放在修路上,路才是民生。
再说了,修建改善河道这种事情本就非一时之功,恐怕要修个三四年才能完全修好,若是修的久的能修十年,难道要他宣平县等上个十年?
好好好,他以为新上来的谢知府是个好的,没想到还是和之前的知府一样,要啥啥没有,要啥啥不给。
陈默很是生气,他又写了一封文书去府衙。
不过此次不是加急直接递到谢清风手上,而是通过正常的程序到府衙。
陈默的这封文书自然不是简单的抱怨,而是详细列出了宣平县官道急需修缮的理由和紧迫性。他知道,谢清风虽然是知府,但应封府的府衙中并不是知府的一言堂,里面还有其他官员,陈默认为他们未必会像谢清风那样固执。
他特别强调了宣平县官道对商队的重要性,指出上个月已有三个商队因道路难行而改道,若不尽快修缮,未来商队绕道的情况只会更加严重,税赋损失将不可估量。
这通过正常程序的下级县求助府衙定然是要给出章程的。
陈默此举两个含义,要么给水泥,要么你谢清风来担责。我宣平县可是向上级求助了,你谢清风没管我,那明年税赋就不能再找我要这么多了。
“陈大人他列的确实是实情。”通通判愁眉苦脸地翻动文书,“按他估算,若商道断绝,宣平明年税赋至少要少三成,临平府的总赋税也会跟着受牵连。”
此言一出,厅内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不少官员的目光纷纷投向主位上的谢清风。
其实在座的各位看完文书后都和赵七一一样有些偏向陈默了,毕竟雨季的快过去了,确实是没有太多的必要再加固河道。若是谢大人实在是执着修河道,可以过段时间再修嘛,又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