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烂摊子(第2页)

 莎朗点了点头,指着海报上画着的小丑说:

 “现在的小丑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反社会人格’一类的精神病,这种海报只会让人感到紧张。我们要给大众带正面情绪,这种负面元素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说完,莎朗将海报折叠,扔进一旁的垃圾桶。

 “当然,如果我们能把这种恐怖元素转化为喜剧效果,也可以将它合理化。”

 然后她又将海报从垃圾桶里拿了出来,仰仗背面残余的粘胶把它贴了回去。

 莎朗的这种前后矛盾的戏剧化行为,让在场的人印象深刻。

 “有没有人和我说说,为什么我们要做喜剧,而不是恐怖剧?”

 她像一个亲切的老师,向课堂里的学生发问。

 其中一个同事想了想,回答:

 “因为在现实中,大家已经生活在一出恐怖剧里面了,所以需要换换口味。喜剧明显更有市场。”

 事实的确如此,根据网飞统计数据,喜剧类内容占所有观众观看总时长的23%,仅次于剧情片的35%,而恐怖片只有6%。

 听到这个回答,莎朗笑道:

 “不错,我喜欢这个回答。如果你最讨厌的人可能会成为下一届总统,这确实是一个恐怖故事,很需要借助喜剧来调节。”

 她顿了顿接着又问,“与此同时,你们有没有想过,恐怖效果和喜剧效果有什么共同点?”

 这个问题让大家不自觉地看向莎朗的脸,又看了看她贴回去的小丑海报。

 短短几句话交流下来,大家能够明显感觉到莎朗是一个鲜活的人,已经不觉得他有什么恐怖之处。

 倒是展板上的小丑海报,还在无声地散播着惊悚的气氛。

 “也许,都需要铺垫?”

 一个同事试着答道。

 “对,没错!一个需要抖包袱,另一个需要营造悬念,”莎朗兴奋地打了一个响指,“只有铺垫好之后,然后通过违反认知预期的方式引爆这些铺垫,迫使大脑寻找合乎逻辑的解释,才能成功释放笑点或者恐惧。”

 “不过,光理解其中的原理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再大量的笑话段子和实际表演来加深理解。”

 说完,她蹲下打开硕大的行李箱,从里面掏出厚厚的一摞剧本。

 “我这里有一些已经写好的剧本,大家相互传阅。一会儿我们从中挑一个出来,试着排练看看效果。”

 威尔也接过一份复印件翻了翻。

 他看着看着就沉浸其中,不自觉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