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炒房团(第2页)



    以前,港岛就发生过两次因为买楼花引发的挤兑风波,在风波中,开发商承受的损失也不小。



    因此,港岛政府几次出手整治了楼花制度,才没有把港岛的房价无限制地往上推。



    虽然房价已经高得很离谱了……



    “炒房团要赚的是差价,至于我们卖多少,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重要。”余文慧摇头解释道。



    “真狠。”林祥啧啧出声,



    “按照这个价格来说,他们要想赚大钱,得把大埔区的房子炒成九龙城区中心的房价吧?”



    港岛不大,但房价在各个地区的差异却很明显。



    最贵的就是香港岛,包括林祥在住的中西区,是港岛政治核心地带。



    其次就是九龙半岛,以九龙城区为中心,包含住宅、商业和工业,容纳了港岛最多的市民。



    而新界就相当于乡下地方,山多树多田多,就是人不多。



    大埔区就属于新界,因为丁屋的存在,房子会更便宜一些。



    而六十亿的预售收入……



    算上小区外围的商业店铺,林祥盘算了一下,一套房子的均价大概在一百五十万左右。



    在新界各个区中都算是比较高的了。



    当然,和九龙城区这种繁华地方还是没得比。



    “这也是我觉得奇怪的地方,大埔区终究偏僻,房子要想炒上去,难度可不小。”



    余文慧颔首赞同,“或许他们有别的手段?”



    “还是关注一下吧,虽然房子已经卖出去,但炒得太难看,也会影响到我们之后的几个楼盘。”林祥皱起眉,有些严肃地提醒道。



    余文慧没怎么接触过房地产,但他可是见识过炒房团为了炒房价能有多疯狂的。



    尤其是像港岛这种手上几十亿现金的炒房团,背地里都不知道是些什么牛鬼蛇神。



    “我知道了,待会就让阿珍专门盯着这些人。”余文慧说道。



    “不过基金会的运营年报,你打算怎么处理?把我们的投资项目如实地公布出来?”



    “不可能!”林祥想都没想地反驳道。



    “内地的生意牵涉甚广,我是一个字都不会对外公布的!”



    年报不一定需要事无巨细地把所有投资项目都公布出来,但一定需要一个能证明基金会正常运转的投资项目。



    最重要的是,年报最终是要提交给证监会审核的。



    林祥当初把基金会的一百二十亿划分成两部分,就是考虑到他们需要一个能对外公开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