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陕西的剿抚问题(第2页)

 这种清理诏安贼寇的事不仅延绥镇及其防区内的官员在干,陕西三边其他军镇也在干,像陕西巡抚辖区内在上个月已经在干了。除了驻节固原镇的陕西三边总督杨鹤的防区之外。

 在杨鹤的防区之内不仅没有清理诏安的贼寇相反还在继续诏安!甚至杨鹤现在都已经在和刚刚出现的神一元农民军集团谈诏安的事情。

 杨鹤对于其他各镇偷偷摸摸的杀诏安反贼的事是极为的恼火,恼火之余杨鹤也只能写信去训斥他们这几个巡抚,除此之外杨鹤也别无他法。

 因为杨鹤也不想让各镇的杀诏安反贼的消息泄露出去,要不然的话他手下刚刚诏安的贼寇立马又反了。

 还有就是杨鹤也管不着陕西的这几个巡抚,名义上杨鹤是陕西三边的最高军政长官,但实际上说白了就是加强版的固原巡抚而已!

 杨鹤命令出了固原镇到了其他各镇执不执行全看各镇的巡抚的心情,即使其他各镇违抗杨鹤的军令杨鹤也停不了其他几个巡抚的职,杨鹤最多也就是上奏弹劾这些巡抚不听他的命令,至于弹劾奏疏到了朝廷之后会是什么样子还很难说。

 就比如杨鹤上奏弹劾洪承畴和张福臻以及李应期三个人合作擅杀王子顺的奏疏就直接是石沉大海了。

 明朝军事制度上有个特色,那就是总督之令不能行于巡抚、巡抚之令有些时候不能行于将帅。大明朝上上下下都知道这个情况的存在,但没一个人去怀疑他的合理性,至于原因嘛!

 那也很简单,如果总督能随意指挥巡抚、巡抚能随意指挥将帅,这到时候成了什么了?!这岂不是中唐五代的节度使、汉末三国的州牧?!

 要是出现这些权力极度集中的督抚皇上能睡的着觉?!庙堂之上的衮衮诸公能够安心?!

 所以的有的时候朝廷故意纵容甚至是怂恿下面的将帅和巡抚和总督作对,为的就是限制总督的权力,不使其过度膨胀以至于威胁到大明朝的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

 所以朝廷里对于陕西三边这种总督和巡抚闹别扭的情况是乐于看见的,要是陕西三边上上下下拧成一根绳那朝廷相反还不愿意看到。

 大明朝自始至终的军事制度就是这么一个制度,这种畸形的军事制度保证了大明朝两百多年没有出现军事强人,不过同时也让大明朝两百多年来缩在长城里面出不去。

 这套制度从一开始的设计就是为了守内而非是为了防外,明朝在辽东地区的军事失利和这个制度也脱不开关系,历任的蓟辽督师在上任之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统一事权”。

 老袁为什么要砍毛大帅?!就是为了统一事权加强蓟辽督师的军事权威,要让蓟辽各镇能够听他一个人指挥,这样一来才能好好的和鞑子开打。

 只是可惜直到明朝灭亡蓟辽督师都没有能“统一事权”,关内的督师那就更不用说了,基本上就是一个加强版的巡抚而已。

 ...

 这洪承畴为什么杀降杀的这么起劲并且还不拖泥带水呢?!

 这就是能臣与庸臣的区别!

 能臣办事向来都不会瞻前顾后,在问题考虑清楚之后,利害得失计算完成之后那就开干,认准了是对的那就一条道走到黑绝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