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 义军大举入陕(第2页)
这左大帅如今那也是学精了,没有像刚进入中原剿贼时那么的积极,只要那农民军不来进犯洛阳城,左良玉基本上都不带搭理在嵩山中的这帮贼寇。
左大帅从大明朝的好丘八变成一个老兵油子也是有一个过程的,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那老生常谈的粮饷问题,这左大帅如今的编制依旧还是挂靠在昌平镇,左大帅虽然挂一个援剿总兵的头衔但实际职务依旧是昌平副将。
这样一来就导致左大帅在河南属于是客军,虽属河南巡抚节制,但河南本地的粮饷优先供应河南本地驻军,其次才是左良玉的部队。
别看左大帅的兵剿贼厉害,但是河南官府这边也不会因此加大对左镇的粮饷供应,毕竟这本地官府与本地驻军之间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不可能将有限的资源给左良玉这支客军。
所以这就导致左良玉部自从进入中原后基本上就没领到过足额的粮饷,长期处于缺粮欠饷状态下。
而左大帅这人一向都是“爱兵如子”的,见不得手下的弟兄受苦,所以左大帅亲自在幕后策划,让弟兄们在中原地区搞自主筹饷活动。
要说这左大帅不仅在打仗方面是个人才,在这抢劫方面也丝毫不比流寇差,比之其他的官军那更是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
左大帅在抢劫之前派出营中的哨探、细作在附近化装侦查,将本地的一些有头有脸的富户全部都给打听清楚,然后列一个表格交给左大帅。
左大帅经过分析之后将那些能抢的和不能抢的全部都列出来,然后派弟兄们以小组为单位把名单上能抢的全部都给抢了,再顺带把那帮穷鬼的脑袋给割了交上去领军功。
就这样在左大帅的英明领导之下,左镇兵就没有缺过粮饷,甚至吃的拿的远比其他官兵要好要多。
但这样一来左大帅就与地方官府的关系就紧张了起来,地方官府也不是没有弹劾过左良玉,前任的巡抚玄默就上书弹劾过他。
但左大帅在朝中有人,兵部尚书张凤翼逢年过节都会收到左大帅的红包,所以这些弹劾奏疏基本上都是留中不发。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那左大帅剿贼的积极性可想而知能有多少。
毕竟这光叫人干活不给工资还在背后举报,这换了那个冤种都不会去上这个班。
而左大帅这号的神仙向来只有他折腾别人的,岂能会被别人折腾?!
...
除此之外再还有一点就是左大帅对这大明朝已经是绝望了,这崇祯六年在垣曲朝廷叫这帮贼寇给骗了一次,仅仅不到一年的时候,朝廷又叫贼寇在汉中骗了一次!
当左大帅得知那群贼寇从汉中突围之后,左大帅就意识到这大明朝就是一个草台班子,从大明皇帝到满朝文武那都是一群只会搞内斗的废物点心。
在左大帅看来这种草台班子迟早有一天会垮台,而与这个草台一道殉葬的蠢事左大帅自然是不会去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