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大明未来的皇帝只会越来越不能吃苦!(第3页)

 朱元璋不以为意地跟着朱标向前走去。

 无外乎就是想显摆一下自己的帝王心术,怎么制衡臣子?

 跟咱比,你小子还差着远呢!

 可是当朱元璋跟着朱标来到东宫书房时,却直接傻眼了!

 只见整个东宫的书房中,数个身穿素衣的年轻人正在忙前忙后。

 不是怀中抱着一沓奏折,就是伏在案上奋笔疾书。

 朱元璋几人不可置信地揉了揉眼睛,还仔细辨别了一下。

 因为这些人,对朱元璋来说都是生面孔,并不是他曾经册封的东宫属官,他一个也不认识。

 而且这些人,太年轻了!

 朱元璋难以置信地问道:“他们这是在做什么?那些折子,都是他们批的?”

 这几日送过去的那些折子,朱元璋一个不漏的都看过。

 回复得当处置得体,完全不像是一个刚接触政务的人处理的。

 朱元璋还以为朱标是去请假了宋濂等人。

 可没想到,竟全是这些年轻人的手笔!

 “他们这是……”

 朱元璋一眼就能看出这些人的身份。

 是翰林院的一些举子,尚未接触朝堂的那种,白身!

 朱标轻笑道:

 “他们都是儿臣从翰林院找来的有才能之人。”

 “父皇这两日看的奏折,都是出自他们之手。”

 闻言,朱元璋的脸顿时就拉了下来。

 “胡闹!”

 朱标对此不以为意,继续待着朱元璋向前。

 一圈下来,朱元璋等人惊讶的发现,整个东宫的书房中,焉然分成了三波。

 这些翰林院出来的士子,一波负责处理日常政务,一波负责处理军政事务,一波负责处理各地的行政政务。

 三波人分工明确,处置得当,一旦遇到一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也都会凑在一起商议。

 但是尽管如此,朱元璋仍旧有些不满。

 毕竟这可是全国的政务啊,你就这么交给这些臣子了?

 万一他们把你架空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