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针对刘伯温!

听见这话,胡惟庸脸上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以李善长的性格,必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两人私下会面,在这敏感的时期,若是被朱元璋知道,必然又是一篇文章。

 如今刘伯温重掌翰林院,全国推行白话,准备主持大明的第二次恩科,这对他们这些淮西党来说,绝对不是好事。

 而作为刘伯温死对头的李善长,能坐的住就怪了!

 胡惟庸试探性地问道:“恩师可是为了刘工公重掌翰林院,主持第二次恩科一事?”

 李善长深深盯了胡惟庸一眼。

 “刘公?”

 “哼,你对这位诚意伯,倒是依然尊敬。”

 胡惟庸苦笑道:“这么些年,称呼惯了。”

 其实对于刘伯温,胡惟庸尊敬归尊敬。

 但是依旧在心里将其视作自己的政治对手。

 当年刘伯温的那个学生杨宪,还是胡惟庸和李善长设计扳倒的。

 本来师徒二人还想着能借杨宪之手,趁机扳倒刘伯温。

 但是没想到,刘伯温像是未卜先知一般,直接一道折子向朱元璋请求告老还乡,他和李善长两人便纷纷从中书省和御史台退了下来。

 而这些年来,刘伯温真正做到了不再插手朝中之事,只是在重要场合,做个旁观者。

 所以师徒二人这么多年来,依旧没有找到彻底扳倒刘伯温的机会。

 如今刘伯温主动揽下重掌翰林院,主持第二次恩科之事,让李善长再也坐不住了,但是同时,也嗅到了彻底让刘伯温万劫不复的机会!

 “老夫这次来,就是和你说说刘伯温之事。”

 “惟庸啊,你如今贵为丞相,而老夫早已不理政事,所以有些事,还是你办起来方便。”

 闻言,胡惟庸心里咯噔一声。

 瞬间升起了一股不好的预感。

 “恩师……”

 他正要开口询问,却被李善长抬手制止。

 “你如今是淮西明面上最有权势之人,能接触,插手之事甚至比我还要多。”

 “所以有些事,还得你来做!”

 李善长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出,再加上犀利的眼神,让胡惟庸想拒绝却又不敢。

 当年,是李善长将他带到朱元璋面前,又是李善长亲自教导,更是一手将他推到了中书省丞相的位置上。

 于情于理,这位恩师对他的情分都让他张不开嘴。

 更何况,以李善长的身份和地位,难道真的离不开他胡惟庸吗?

 正如之前李善长所说,他胡惟庸,不过是朱元璋要裁撤丞相的牺牲品而已。

 如今虽然有了内阁的缓冲,让他有了喘息之机,但是胡惟庸知道,那一天,早晚会来!

 而能救他之人,只有眼前这位韩国公。

 之前空印案时,李善长不惜以身入局,早已仁至义尽。

 所以胡惟庸如果还想要抱住李善长这根大腿的话,那就要让李善长看到自己的价值,做李善长手中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