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一腔怨气(第2页)

 “可怜,那是需要拿出实际行动来的。身在庙堂,得百姓爱戴,若不设身处地去经历百姓过经历的种种,又怎么可能会知道百姓的艰难!”

 ……

 朱标骂骂咧咧的,说了一堆。

 朱元璋听得脸都黑了。

 而朱标还觉得不够,深吸一口气后,又要继续说。

 朱元璋见状,连忙阻止朱标。

 “够了,别说了,咱知道了。咱日后会有所改变的,可以了吗?”

 他说了一堆,其中多数是指责老头子的。

 老头子竟然也没有生气。

 这让朱标的气也下去了不少。

 看朱标安静了下来,朱元璋这才松了一口气。

 扫了一圈,见重要的大臣都来了,他满意的点点头:“人都到齐了,那就上朝。”

 “今日,可有要启奏的。”

 朱标第一个站出来。

 这时候的他,已经恢复了理智。

 手依旧是被捆着的,朱标行礼不了,就简单的颔首示意。

 “此次儿臣微服出巡,除了看到西北边陲的百姓生活异常艰难外,还注意到,其余地方百姓的屋子都是用泥土和稻草搭建的。这样的房子,容易受潮,也经不住风吹日晒,万一有个天灾人祸,也不好逃生。”

 他这话说出来,刑部尚书钱塘即刻站了出来。

 “殿下此举是为农民,本应当是宣扬的,可微臣却觉得,人分三六九等,农民处于最底层,大明律法中也写明了农民该搭建如何的房子,殿下着实不应该在此刻有其余的想法。”

 朱标阴冷的看过来一眼。

 “呵呵。”

 这笑声,冰冷到了极致。

 也成功的让大殿内的气压下降了不少。

 有一些胆子小的,直接瑟缩了起来。

 “呵呵。”朱标继续笑。

 钱塘动了动嘴,眉头也皱起来。

 朱标的想法确实没有问题,可一旦百姓的房子变更搭建材料,那岂非其他的也需要变更。

 届时,几乎全国的百姓都要搭建房子。

 那材料从什么地方来?

 银子从什么地方来?

 如今这朝廷的户部还属于不富裕的时候,可经受不住这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