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爱占便宜的英国人2

 两次短暂的战斗下来,让斯利姆和奥金莱克看清了自己部下和缅甸军队的差距。两位英国高层指挥官都此这归结为“东方士兵的特质”--不怕苦、不投降、勇敢、善战、服从命令等等。因为老人遇到的日本士兵、中国士兵,还是缅甸士兵,表现都是这样。 

 阿萨姆战役结束后,奥金莱克两人还派出了谈判代表,希望缅军能够释放被俘的印度士兵,哪怕为此付出一些成本都可以。缅甸军队答是答应了两人的要求,但只放回了几位印度高层军官,那些底层军官和普通士兵一个都没有放回来,缅军说他们没有俘虏几个印度士兵,他们都“英勇地牺牲了”。 

 根据放回来的军官们回忆,战场上被缅军俘虏的印度士兵虽然不是很多,但六七千人还是有的,但对方不承认你也没有什么办法。 

 赵志齐当然不会放这些印度战俘回去,多好的劳力啊,还是免费的,下雅鲁藏布江地区、以及曼尼普尔地区都在大搞建设,工厂、学校、民居、公路等的修建急缺劳力,这批战俘正好用上。 

 又扯远了,言归正传。 

 起初对于由自己的十四集团军进攻马来亚半岛,斯利姆是不怎么同意的。 

 十四集团军虽然有三个军,士兵也补充完整,拥有十五万人,但军火装备和物资的供应却大不如前---由于没有参与盟军的行动,美国人把原本给英印军队的装备军火物资,转交给缅甸军队了。 

 被转交出去的美国物资虽然不是全部,但物资既然被分了一部分,肯定没有之前的充裕。其次,空中方面,没有美国人的飞机,想只靠印度人那半吊子空军也肯定不行,除非从埃及以及地中海方面调英国皇家空军来。 

 斯利姆不愿意出兵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经过阿萨姆战役之后,英印军队和缅甸军队的关系已经不像之前那样密切,双方之间已经有了防备和隔阂。想要进攻马来半岛,就必须有缅甸的配合,通过缅甸国土进入马来半岛,除非伦敦方面派一支强大的海军,掩护他们在马来半岛西岸登陆,可这明显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