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表明心意之宋王承认是自己所为(第3页)
时茜深吸一口气,然后开始阐述第一个证据:“首先,根据当时的目击者所言,蛊师的武器是鞭子,而非剑。而嫌犯A脸上的伤是剑所为。这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从凶器的角度来看,蛊师不太可能是划烂嫌犯A脸部的人。”
李斯听了之后,略微迟疑了一下,然后压低声音反驳道:“也许那个蛊师身上除了当天与兵士对抗时使用的鞭子之外,还携带着一把剑呢。
只是当时的具体情况使得蛊师认为用鞭子与兵士对抗对他更为有利,所以他才选择了使用鞭子,而没有将剑亮出来罢了。”
李斯的话音未落,时茜甚至还来不及出声反驳,靖王便突然笑出了声。紧接着,靖王毫不客气地打断了李斯的话,抢白道:“李大人,你对武艺一窍不通,说出这样的话来,本王倒还能稍微原谅你两分。
但若是换作任何一个略通武艺之人,像你刚才那般言语,本王可就不会如此轻易地放过了。
即便那人是从东莞远道而来的客人,本王也绝对会毫不留情地下令让人将人拖下去狠狠地打上一顿板子。”
靖王顿了顿,继续说道:“本王是亲自领兵上过战场的,在那残酷的战场上,本王可从未见过有哪个将军或兵士会同时携带两种截然不同的兵器。
要知道,这兵器可都是由精铁铸造而成的,造价不菲。又有谁会如此阔绰,能够给成千上万的兵士们都配备上两样兵器呢?当然,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之所以只给兵士们配备一样兵器,其实是为了让他们能够专注于此兵器,从而将其技艺修炼得更为精湛,如此一来,在战斗中获胜的几率自然也会更大一些。
本王虽以兵士为例,但是这其中的道理对于那些江湖人士、杀手以及侍卫等习武之人同样适用。
众所周知,习武之人通常都会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兵器,并将其修炼至精通。鲜有人会同时携带两种不同的兵器,因为这不仅会增加负重,还会影响战斗时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当然,双刀、双枪之类的兵器组合在江湖中并非罕见,但却从未有人见过有人一手持刀、一手持剑的。这种搭配不仅违背常理,而且在实际战斗中也难以发挥出两种兵器的优势。
再看当时的情形,你们东莞的人和我们西周的人加在一起足有数十人之多,如此众多的眼睛都未能察觉到蛊师身上携带着剑,那么这把剑究竟会被藏在何处呢?
除非是把薄如蝉翼的软剑,以至于能够被蛊师缠绕在腰间而不被察觉。
然而,这薄如蝉翼的软剑那可是极为稀少的。据本王所知,这样的剑在江湖上只闻其名,却从未见过这样一把薄如蝉翼的软剑。
而且嫌犯 A 脸上的伤,也显然不是用薄如蝉翼的剑划出来的,这一点只要请几个用剑的高手,让他们验看便知分晓。
又或者拿剑在猪肉上划上几剑,拿去与嫌犯A脸上的伤口做比对,也能分辨出来。”
时茜闻听此言,赶忙随声附和道:“靖王殿下所言甚是,划烂嫌犯A脸的凶器到底是那把剑,是什么样的剑,这嫌犯 A 脸上的伤口便是最好最有力的证据。”
时茜的话音刚落,便转过头来,目光直直地落在宋王身上,缓声道:“宋王,您觉得本官所言是否有些道理呢?”
李斯见状,心中暗叫不好,他生怕时茜会将宋王牵扯进来,于是赶忙插话道:“萧提刑,你这话究竟是何意啊?”
时茜嘴角微扬,似笑非笑地看向李斯,回应道:“李大人,既然您如此追问本官,那本官不妨就把话再讲得更直白一些。在你们进入案发现场之前,案发现场总共只有四个人。”
她顿了一顿,接着说道:“这四人之中,有两人已然毙命,而这两人的死因,正是贵国宋王爷所致。这一点,宋王爷他自己也是亲口承认的。当时,宋王爷所用的凶器,便是他随身携带的那把宝剑。而这把剑,在案发之后,已被当作重要的证物封存起来了。”
时茜稍稍停顿了一下,给众人留出些许思考的时间,然后继续说道:“如今既然已经排除了是蛊师划伤嫌犯 A 的脸这种可能性,那么剩下的就只有一种可能了。也就是说,有人出于泄愤的目的,用剑划伤了嫌犯 A 的脸。而这个泄愤之人,自然便是当时身处案发现场的那四个人中的其中一个——宋王爷了。”
时茜的话音刚落,东莞使臣们的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有的面红耳赤,有的则是满脸惊愕,显然他们都没有料到会听到这样的话。
而坐在一旁的李斯更是激动得直接站起身来,他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的神情,张开嘴巴想要反驳时茜的话。然而,就在他即将开口的一刹那,却突然听到了宋王的声音:“李大人。”
李斯听到宋王的呼唤,身体猛地一颤,他连忙转过头去,看向宋王。只见宋王面沉似水,眼神冷漠地盯着他,似乎对他的冲动行为有些不满。
李斯见状,心中一紧,他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于是赶忙向宋王躬身施礼,说道:“王爷!”
宋王微微颔首,示意李斯坐下。李斯不敢违抗宋王的旨意,只得缓缓坐回自己的座位上,但他的心情却依然无法平静,额头上甚至渗出了一层细汗。
宋王见李斯坐下后,开口道:“萧提刑,正如你所说,嫌犯A的脸是本王划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