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6章 当地“向导”(第3页)

 赵雷依稀记得李东沐刚到万山省的那晚,白酒喝了一斤半,虽然说没有到达通杀的地步吧,但是也足以震惊众位领导。

 “这个嘛……估计就是天生的吧。”

 赵雷原本还兴致勃勃的想要得到一些启发,但是却被“泼了一盆冷水”。

 “李省长,今天到茅子酒厂,恐怕我们是很难帮你的忙了,到时候不拖你的后腿就不错了。”

 到茅子酒厂,若是不喝酒,恐怕是有些说不过去。毕竟人家的产品就是酒,而且酒又是最能体现诚意的,因此这顿酒,正如赵雷所说,肯定是逃不过的。

 “老赵,老吴,你们两个既然是万山通,那就给我讲一讲茅子酒厂的前世今生,以及茅子酒厂内部的一些变迁吧。”

 听到这个话题,赵雷又提起了兴趣。

 “李省长,我虽然喝酒喝不过您,但是这个还确实是我的强项。”

 茅子酒厂,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它最早是由三家酒坊合并而来的,分别是华家的“成义烧房”,王家的“荣和烧房”,以及赖家的“恒兴烧房”……

 “老赵,你这段历史说的不完全对,茅子酒的水确实很重要,但是同等重要的还有小麦……”

 “哼,老吴你还是国资委主任,十年前还不是赵兴担任一把手呢……”

 两人不时的争执,让李东沐听的乐此不疲,同时也对茅子酒厂有了一个更全新的认识。

 当进入博州境内的时候,一个高大的酒外观的建筑映入眼帘。同时空气中都弥漫着酒糟的香气。

 这个标志性的建筑物,就是博州最明显的代表,也证明着已经到达了名副其实的“酒乡”。

 下了高速没多久,便到达了茅子酒厂所在地。

 当汽车缓缓驶入集团办公楼的时候,董事长张德汉已经在门前迎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