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5章 地企合作(第2页)

 李东沐明白张德汉的话意,而他今天首站到茅子酒厂,也是为了拓宽干部使用的渠道,在更多的岗位上识别发展人才。

 这种模式并非是博州市创新,在南方一些发达地区早已经推行过这种“企地合作”模式,同时也衍生出了“校地合作”等多种模式。

 双方一拍即合,这种在博州市属于新兴的模式终于有了推进的合适载体。

 与其他地市相比,博州市有天然优势,毕竟茅子酒厂的规模和体量很大,足以支撑一批年轻干部双向交流。

 同时,李东沐也收获了额外之喜,那就是一亿元的民生支持资金。要知道博州市2021年的财政收入才200多亿元。

 只是,这一个亿具体如何使用,李东沐还没有具体思考好。不过,有一点十分明确,那就是要真真正正的用到民生上,切切实实的解决一些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近十一点钟,李东沐谢绝了张德汉的挽留,再次出发下一站。

 朝着西南方向前进,途中调研了一个县区后,晚上落脚在青玉县。

 这是李东沐第二次到这里,最大的印象就是四市接壤,就像博州市的一只脚横插进了接壤的一个民族州。

 与今天调研过的鲁阳县的经济体量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李东沐一行下了高速后,站在路旁的县委书记便上了车。

 按照惯例,县委书记宋钊进行了简要的汇报,听过之后,李东沐心中实在是有些沉痛。

 “2021年gdp98亿元,财政收入不足2亿元。”

 经济总量才不到100亿元,可想而知,这里的经济基础有多么的薄弱。

 “宋书记,你是青玉县的掌舵者,今年准备怎么干?”

 宋钊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小心翼翼的回答道:“李书记,我们青玉县交通区位优势不强,经济基础薄弱,今年还是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在绿色食品、烟花爆竹、服装加工等三大主导产业上大力,争取在今年实现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