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时踏雪覆白桥绾绾青丝楹白雪

相见不如怀念(第3页)

 而齐羡君却天生冷淡,沉默寡言,极少与人交流,总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

 齐羡君看着齐淮玉,眼底闪过一丝宠溺,伸手抚摸着他的脑袋,柔声道“淮玉,喜欢这里吗?”

 皇帝看着齐羡君和齐淮玉父子两孤身坐在湖边,他看了看花海里的青年才俊们又看了看他们,有些无奈,走到齐羡君身后,他们是从小玩到大的至交好友,如今齐羡君一直未有续弦的事情他已经不止一次劝过,这次也是故意借此机会替他物色。

 皇帝走到他身后轻咳一声,朝齐淮玉伸手,沉声道“淮玉,来朕这里来”

 齐淮玉抬头看了皇帝一眼,然后朝他飞奔而去,一把扑进了皇帝怀里,笑嘻嘻地喊道“皇伯伯!”

 皇帝一把抱起齐淮玉,走到湖边,沉声道“羡君,为什么总是一个人闷着,难得今日赏菊宴,与我们一起看看,说不定有看上眼的。”

 皇帝开口,他自然不好拒绝,便点点头,站起身,来到皇帝身旁。

 皇帝见齐羡君终于愿意踏足这片花海,心中十分欢喜

 皇帝听后叹了口气,看着齐羡君,语重心长道“阿羡啊,你都快奔三的人了,你身边也该有个人照顾你了,朕知道你一直介怀当年的事情,可是事情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你也该放下了”

 皇帝指了指不远处正在交谈着什么的两名年轻女子道“这两位是户部尚书府的嫡长女柳纤纤和礼部尚书府的嫡次女李若琳,才貌双全,品行端正,你觉得怎么样?”

 齐羡君顺着皇帝手指的方向看过去,看到了两个年轻女子,他收回目光,当年的事情如同一根刺扎在心里,那是他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平静地道“多谢陛下美意,臣暂时没有续弦的打算”

 皇帝见他不说话,继续劝道“羡君,你身边总得有个人照顾你,你瞧淮玉都这么大了,过不了多久淮玉就要娶妻生子,他能一直陪着你吗?

 更何况淮玉还小,他还需要母亲的关爱,如果有个知冷暖的母亲在他身边,淮玉也能快乐许多,你说对吗?”

 齐羡君闻言,沉默不语,只是看着眼前熟悉的景象,思绪万千,他知道皇帝说得没错,可是他却始终无法释怀,无法忘却亡妻,最终目光落在齐淮玉身上,沉默半晌才缓缓开口“陛下,臣是真的没有再续弦的打算,请您莫要再提此事,淮玉还小,他的母亲是玉初弦,无可替代”

 皇帝看着齐羡君,语气有些沉重“朕知道,当年的事情对你的打击很大,让你一度萎靡不振,可是羡君,逝者已矣,我们活着的人总要向前看”

 齐羡君依旧沉默,一双眸子黯淡无光,仿佛失去了所有的生气,他垂眸,看着湖面上漂浮着的花瓣,语气淡淡地道“陛下,臣明白您的良苦用心,可是这件事,臣暂时无法接受”

 皇帝叹了口气,知道齐羡君在感情上是固执的,也不再勉强,只是拍了拍齐羡君的肩膀,轻声道“好,朕不再提,我们去那边吧”

 慕苡晴身为相府不受宠的外室女,本是没有资格参加这次宫宴,但奈何当今圣上一道圣旨,点明凡是适龄的闺阁小姐必须参加,相爷这才不情不愿地让她去赴宴。

 对于这次宫宴,慕苡晴心中毫无期待,更别说为此精心装扮自己。

 相反,她还特意将自己打扮得十分普通,甚至可以说是寒酸,一头乌发只是简单地挽起,只插了一支木簪子固定,身上穿的也是一件素净的月白衣衫,再无其他点缀。

 其实,慕苡晴这样做并非没有缘由,她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处境,知道自己根本无法与那些嫡出的小姐们相比。

 而且,她对这些所谓的机遇并不抱任何希望,因为她深知自己的命运早已注定,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改变。

 所以,她索性选择顺其自然,不去强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皇帝正准备再开口说些什么,不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吵闹声,皇帝有些不悦地皱起眉头,看向争吵声传来的方向。

 皇帝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发现一群女子正围着一个陌生的女子,似乎在争论什么。

 见此情景,皇帝皱眉问道“怎么回事?”

 听到皇帝的询问,一个宫女连忙去问了情况后,走了过来,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回答道“回陛下,众位女眷因为丞相府三小姐的身份来参加宴会感到不满,正在教训慕小姐呢!”

 听到这话,皇帝眉头微皱:“哦?为何?”

 一旁的宫女连忙回答道:“几位世家嫡女认为慕小姐不过是个外室女,不配与她们一同参加宴会。”

 皇帝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并未表露出来。他转头看向不远处的一群女子,只见其中几人正围着一名年轻女子,言辞间充满了嘲讽与轻蔑。

 被围在中间的女子正是慕苡晴,此时的她面色苍白,眼中满是屈辱与不甘。

 “区区一个连名分都没的外室女也配和我们这些世家子弟一同参加赏菊宴?”

 “就是啊,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有脸来的!”

 “哼,一个低贱的外室女,还妄想攀附权贵,真是可笑至极!”

 几名世家嫡女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话语中的鄙夷与不屑毫不掩饰。

 慕苡晴紧咬嘴唇,身体微微颤抖着。她知道自己的身世尴尬,可没想到会在这样的场合遭到如此羞辱。心中虽愤怒不已,但却不敢反驳半句。毕竟对方都是世家千金,而她只是个不受宠的庶出小姐。

 此刻的她只能默默忍受着这一切,祈祷这场噩梦能够尽快结束……

 慕苡晴站在人群中,心中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