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始皇胡道非道

第27章 看不懂的纹路(第2页)

  说起那个在树洞里找到的蛋,刘一就气不打一处来,水煮蛋没吃成也就罢了,最后跑到自己丹田里成为一颗专门贪污自己元气的星星!虽然自己也因祸得福,不知道怎么个原理丹田被开拓出一个小小小世界出来,如今搭配拓丹诀可以装进不少东西,但一想起自己炼化得到的元气都被它贪污就感觉极度不爽。以后还要去洛阳,到时即便是学到了什么玄妙功法,没有足够的元气也没办法催动,想想就感觉很沮丧。

  刘一发现自己催动功法的时候,丹田世界的那颗星星偶尔会释放出来一些很精纯的元气,但似乎有个限度,总是放到一定的数量就不再释放了。不知道这是什么原理导致的,刘一总怀疑主要是那颗星星吃相太难看,贪污了太多的元气,然后等自己需要用到元气的时候就所剩不多了。但不管怎么说,这样下去肯定会让自己欲仙欲死,一不小心就像段誉使用六脉神剑一样时灵时不灵,整个一个薛定谔的元气,星星释放元气的时候就有,打死都不释放元气的时候就坚决没有!操蛋啊!

  运起炼气诀,刘一牵引着星辉不断炼化,倒是得到了不少元气,不出意外地都被丹田世界里的那颗星星全部贪污完了。不过看起来那颗星星吃得饱饱的,状态不错的样子,到时需要元气了,它应该会多释放一些吧。修炼完炼气诀,刘一又把别的功法温习了一遍,都说温故而知新,自己不奢求能达到那个高度,但至少以后运用的时候很熟悉吧。最后回忆起在梦里龙马给他看的那本书和龙龟给他看的那张图的内容,百思不得其解那些纹路到底是什么,纹路记载或蕴含了什么意思更是完全不懂,看来以后要多琢磨了。刘一也想过请教老头子,但梦见的东西说出来老头子很可能不相信,还是不说也罢。

  借着老头子烧水的火光,刘一把那本记载六十四卦的书拿了出来准备再看一看,看不懂也不要紧,至少可以催眠嘛。还没看几个卦象,刘一总觉得有些眼熟了,这个眼熟不是因为之前看过一遍了,而是因为似乎在别的地方看到过类似的东西。想起来了,似乎就是在梦里看到的那本书和那张图上看到的,猛一看很相似,虽然仔细看纹路确实很不相同,但总感觉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一般。

  其实关于龙马和龙龟,刘一也仔细回忆过自己在之前那个世界见过的历史典故,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易·系辞上》有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不过也有一种说法,说“河图”的这个“河”,其实指的是星河、银河。二十八星宿也是从银河里面出来的,“河出图”不是黄河出图,而是星宿从星河里出来。河图最初的原型是一条白色旋转的龙,将银河画成白龙,围绕着中点运转,而这个中点是北极星。这幅图在后来演变成了一黑一白两条龙,逐渐成为了今人熟悉的太极阴阳图。在古人的观测中,其它所有的星星都是动的,包括太阳和月亮,只有北极星是唯一不动的,这个唯一不动的星,古称为“天极”,也就是天极神。东西南北和四面八方,交叉点的那个地方叫“中”。这点从河图纹上来看,它正是北极星的这个位置。天上的位置,和地下的位置是对应的。

  河图本是星图,其用为地理,故在天为象,在地成形。在天为象说的是三垣二十八宿,在地成形则是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明堂。河图之象、之数、之理、至简至易,又深邃无穷。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洛书”之意,其实就是“脉络图”,是表述天地空间变化脉络的图案。洛书,它的内容表达实际上是空间的,包括整个水平空间、二维空间,以及东西南北这个方向。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里阴阳五行术数的源头,最早记录在《尚书》之中,其次在《易传》之中,诸子百家多有记述。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都可以追源至此。河图、洛书最有名的出处来自于《易传·系辞》中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句话,并据此认为八卦就是根据这二幅图推演而来的。第一次给这两幅图命名的是北宋易学家刘牧,他精研陈抟所传《龙图易》,著书《易数钩隐图》,于是,河图洛书才为世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