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叶公好龙A

第605章(第3页)

郭宝来嘴皮子挺能说的,坐下来就是一通讲,都不带停的。

“狗熊这玩意儿,你要能打死那就打死,谁也不说你啥,要打不死,就赶跑就行了,千万别抓。”

说到这里的时候,那个记礼单的老头子面色严肃的说道。

“这些年熊瞎子少了,以前那每年能遇上一两个,铁根以前是货郎,肯定知道牛头寨牛老三家的事。”

“嗯,知道,说的是牛老三他爹。”

张铁根擦了擦他那张极有特点的白癜风老脸,点头道。

卖牛肉的牛老三整个长乐乡都有名。

一是整个长乐乡就他一家卖牛肉的,二就是他不孝顺,整天跟他同样奇葩的老娘斗智斗勇,让人看乐子。

但很少有人知道。

以前他爹也是位能人。

牛老三的老爹能在何处呢?

这老头子,能在了打猎上。

以前吃大锅饭的时候,除了在队上挣工分,剩下的也就打猎和采药得到的东西能落到自己手里。

这也是耕地不多的山民们,除了依靠种粮食之外唯二的生存手段。

等包产到户之后。

也就采采药了,打猎的猎户渐少。

牛老三的爹也金盆洗手了,干起了肉铺买卖。

有年冬天,赶集卖完肉回山,远远看见一个黑点在皑皑白雪里移动。

近看才发现是一只小黑熊幼崽。

于是他用背篼装上了背回家。

并将小熊卖给了省城动物园。

自此后,每到入夜母熊就会站在他家屋后的山包上嚎叫,声音凄厉。

这叫声每夜如此,母熊的叫声搅得这家人夜夜不得安宁,同寨子里寨民也有怨言。

于是他告知熟悉的县武装部好友,一位狩猎爱好者,合谋来打这头大熊。

他们找到几位猎友,分工,武装部的那位枪法好,坐“交口”。

带走小黑熊的牛老三他爹则分配作为撵山子,也就是在山上驱赶猎物往“交口”跑的撵脚。

可是黑熊似乎有灵知,偏不往“交口”去,而是朝着牛老汉迎面而来,狭路相逢,牛老汉始料不及,熊与他撕打在一起。

大声的惨叫、呼救下,当附近撵山的猎人赶到时,牛老汉已奄奄一息,后不治而亡。

此事牵扯人命,惊动一时,县武装部的那位好友也被撤职通报。

“你看,牛老汉多能的人,以前打猎厉害得很,养那猎狗也厉害,看看结果咋样……

唉,不行啊,这人有时候还是得信点命。

信点报应这回事儿。

你要是不信,那就老老实实的守着山里的规矩,别去惹它们。”

“它们?它们是谁?”郭宝来一愣,以为神神叨叨起来了。

“没听说过吗?山里带崽儿的东西别惹,抓到了也要放掉。”

“牛老汉还是老猎人呢,连规矩也不守了,这不就倒了霉么。”

确实,猎人也不是全都老老实实守规矩的。

人和人天生就不一样。

有的人除非经的事多了,还得命大活下来,吃过了教训,有了敬畏心,才不得不守规矩。

不然这类人是改不掉的。

“是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身为山里人,有些规矩还是要守的。”陈凌应着。

人家说起这事儿是好心给他提个醒,他心里明白的。

‘唉,黑熊也回来了,不知道家里那边的山上狼不安分,跟熊有没有关系?’

熊瞎子这东西,说实在的,在他们这边不是什么稀罕东西。

以前的时候,和狼一样,是极为常见的。

说不定啥时候就在路边遇上了呢。

近些年拿枪打得狠了,才躲回到大秦岭深处。

秦岭的黑熊,生活在山林高处,说起来只要人不去招惹它们,它们很少下山来。

在食物少的冬季它们就冬眠了。

冬天狼找不到吃的,还会跑下山来,闯进村寨。

它们不会。

不过其他季节就不好说了,狗熊嘴馋,鼻子又灵,逆着风都能闻十里地,有的时候还会下山偷玉米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