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叶公好龙A

第六百四十八章 胜新婚(第2页)

 有就有,没有也就算了。

 这个对陈凌来说不算啥,他有加强版的引蛇药,只要想找,肯定能找得到。

 到时候去天坑里撒一遍试试。

 那地方地势低洼,应该适合蛇类生存居住的。

 昨天由于黑娃两个还有二秃子反应比较大。

 陈凌一路紧追猛赶过去的。

 也没有注意到沿途的风景。

 今天心态放松了下来。

 而且昨天也探明了那边的基本情况。

 他甚至还带了照相机。

 加上今天出发也很早,所以就慢悠悠的走着。

 这样以来,他就发现很多今时与往日的不同之处了。

 这个不同,最大的还是在草木植被上。

 各种草药遍地都是。

 比如黄精,走在路上就是一眼就能看到的那种,就是都还很小,是今年刚长起来的。

 陈凌看到了也不去挖它们。

 还有各类山菇也十分兴旺,种类越发的多。

 最让陈凌感慨的是,他是从自己家后山过来的。

 也就是村里常说的北山……

 北山向来毒虫多,阴森得很。

 今年走过来,好家伙,那一树树的野果竟然不比西山少。

 那黄澄澄野梨子,野柿子,挂满枝头。

 喜鹊、山雀、白头鹎,跳来跳去的,人来了也不跑,搞得树底下全是那种被啄的坑坑洼洼的果子,汁液四溅,面目全非。

 还有许多虫子乱爬,散发出呛鼻子的味道,让陈凌不愿意多待。

 “这野梨子也太多了吧,我看这搞的,要是梨子罐头不好卖的话,秋梨膏也行的。”

 陈凌眼睛四下打量着。

 心想:“回去也得熬点秋梨膏给孩子们吃,真真上学的时候也能带着。”

 “好家伙,这么大块的桑黄,还长了这么多。”

 陈凌又一次停下脚步,在一棵桑树上,发现了一朵朵的桑黄。

 桑黄这东西看着像蘑菇,实际上不是蘑菇,而是一种药材。

 桑树上长得,像是黄蘑菇。

 但跟木头一样,硬的很。

 “嘿,这下带回去这么多,素素肯定高兴。”

 桑黄这样的药材不大好找,有时候山里人都不懂这个有啥用,摸着硬,不像蘑菇一样能吃,就砍掉了。

 继续走着,等到了一处潮湿阴凉的背阴出山垭中间。

 仅仅够两人通过的山间缝隙之中。

 等穿过去山垭后,开阔地带,几个犹如坟包形状的地方,长满了茂密的苔藓,苔藓上面是五颜六色的鲜艳蘑菇。

 一眼看过去跟假的一样。

 主要是那些蘑菇太过鲜艳。

 让人感觉像是到了梦幻的蘑菇城堡,很不真实。

 而且蘑菇下面的苔藓都可以用‘茂盛’来形容。

 长得茂盛的苔藓。

 那家伙,陈凌一眼就心动了,蘑菇可以不采,这苔藓必须得搞点回去。

 到时候自己好好养一下,不管是试着养在鱼缸,还是造个小景致,那都美得很啊。

 除了苔藓,最吸引陈凌的还是各种野藤。

 当然了,并不是那种挂满猕猴桃等瓜果的野藤。

 而是有药材类,也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

 就那么在山崖一侧,垂下来那么多,又粗又长,枝叶繁茂,很是漂亮。

 陈凌甚至试着荡了两下秋千,都完全经得住他这么折腾。

 “稳中向好啊,我应该再放出来点东西的。”

 陈凌思索着,就又从洞天往外界放飞鸟雀,他知道很多鸟儿喜欢在藤条上安家。

 甚至还放出来几种鹦鹉。

 这些鹦鹉还是他当初从市里买回来的。

 那时候吧,是给睿睿买的。

 但是买回来后,也没往外拿。

 睿睿啥都不缺,小秧鸡子、小鹌鹑之类的也是玩腻了就放一边,最喜欢的是他的小白象玩具和小乌龟。

 所以陈凌也懒得在外边养了。

 秦岭鹦鹉本来就少,而且本土的鹦鹉,种类也不丰富。

 这会儿拿出来,就是给它们增光添色的。

 就这样,一路走,一路玩着。

 终于,太阳越升越高了,陈凌进入大秦岭的范围。

 距离大水塘的那座山也越来越近了。

 陈凌放缓了脚步,让两狗也悄悄地接近。

 他看到了一队梅花鹿和一队野猪,两个队伍规模不大,前前后后,相隔七八米,像是乡下人赶集一样,你走你的,我走我的,慢悠悠的走在山间,向着水塘那座山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