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叶公好龙A

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牲口进家

家里玩具不少,睿睿这小娃娃偏偏很喜欢别的小娃的玩具。

 也不知什么毛病。

 还好睿睿这娃完美的传承了陈凌和王素素的基因,生的极其漂亮,白白胖胖的,粉凋玉琢,跟瓷娃娃一样,干净可爱,极为讨人喜欢。

 村里的小娃子很喜欢和他玩,有好吃的,好玩的都惦记着这小子。

 一个个期盼着睿睿会在地上跑了,带着他出去疯。

 在王聚胜家里待了会儿,眼见着人家快做午饭了,他们便不再多留,抱着娃往回跑。

 王聚胜是看出来周卫军惦记着地瓜干,就搞了大半袋子让他提上,让这老小子高兴地合不拢嘴,当即塞给王聚胜半包好烟。

 “你们村好东西就是多,我取景一般在江南,很少在北方农村待这么久,在你们这儿我都舍不得走了。”

 周卫军一边走一边往嘴里塞地瓜干,跟一只大老鼠似的大吃大嚼个不停,让睿睿趴在陈凌肩膀不住的看他。

 “这才哪儿到哪儿,老周你这吃得都是些小玩意儿,真正的好东西还没吃到呢?”

 陈凌说着,就顺嘴给他举了几个例子,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山里跑的,把周卫军听得直流哈喇子。

 “好家伙,那我可得多留上一阵子啊。”

 好吃的又多,在这里睡得又香,这么好的地方,周卫军是真真正正的舍不得走。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野果阅读,.yeguoyuedu 安装最新版。】

 本想着就是见见笔友,简单过来耍耍,哪想到这里竟然会给他这么大的惊喜。

 这里家家户户没有电视,没有五花八门的娱乐活动。

 但是能玩的一样也不少。

 才在村里待了没几天,就感觉心灵仿佛得到洗涤一样,整个人身心平静了许多,消去许多浮躁。

 早晨的时候,听着悦耳的鸟叫声醒来,晚上吹着柔柔的晚风,上山逛逛,或者在田野里遛狗。

 或者和陈凌两个一起,去附近的村子找些老人来学习一些简单的口技。

 也知道了许多当地有关鸟儿的趣闻。

 比如“呱呱呱咕”的四声杜娟。

 当地人会把它悠远宁静的叫声编成农谚似的顺口熘,如:“呱呱呱咕,磨镰磨锄,呱呱呱咕,打麦种谷……”

 因为听到它频繁的叫声,意味着麦收时节要到了。

 再晚了,就是叫声变了的时候,它会叫:“算黄算割,算黄算割……”

 为什么这么叫呢?因为快下雨了,麦熟来不及收,会造成巨大损失的。

 周卫军也知道了那个懒汉耽误麦收变成布谷鸟的故事。

 总之,这位长了一副钢铁侠相貌的老文青,这一趟是收获良多。

 农村另有广阔天地,这话真是不假。

 大家不是与世隔绝,只是缺少电视机、电脑等玩意儿,外人所认为的流行的娱乐活动。

 实则从小娃娃就能看出来,他们的娱乐活动是并不少的。

 逮鱼摸虾,爬树抓鸟,玩得也相当开心。

 大人们也是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斑鸠有故事。

 杜娟有故事。

 山雀也有故事。

 人们闲暇时刻,会根据它们的叫声或者懒惰勤快的脾性,为它们赋予人性的光彩。

 短短几天的了解,让周卫军这个老文青目眩神迷。

 觉得这比城市里有意思多了。

 但他却没能如愿以偿的待多久,前后不过五天,就有人打来电话,把他喊走了。

 老周这人有意思。

 别看像是个小学生一样,又有点文青。

 但他去谁家也不会太过打扰人,加上出手大方,村民们挺喜欢陈凌带着他去家里玩的。

 开车离开的时候,王聚胜还跟着陈凌送了送这老小子,因为这老小子临走前把他家辣酱和地瓜干买光了。

 别的村民家的腊肉也买走不少。

 倒是让陈凌收获不少人情,人家都让他下次家里再来这种朋友了,就多去家里坐坐,别怕他们会麻烦。

 让陈凌一阵无言,感情自己还为大伙儿创收了咋地?

 ……

 老周这个笔友走了。

 陈凌倒是依然抱着娃经常在外晃悠。

 最近他还是想找个合适的母猫的。

 春上发情的母猫不少。

 可惜陈王庄不好找,他这两天经常骑着摩托车带着娃,去别的村里拜访些老友,或者赶赶集,找几只猫,顺带着挑一挑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