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叶公好龙A

第七百零二章 小补一下23号的

余启安在陈王庄这帮小娃子里的受欢迎程度,那是仅次于陈凌的。

 虽然不常来。

 但是只要说到‘姓驴的’,大人小孩儿都乐呵,都对他观感很好。

 他这人就是这样,身上没啥脾气,天生自带亲和力。

 身上也没点城里人的坏毛病。

 跟谁都玩得来。

 尤其是谁家的饭也敢吃,也不嫌弃脏净,人家蹲着他也蹲着,人家坐砖做石头,他也跟着来。

 看到好玩的,还肯花钱买,让乡亲们挣点外快。

 这样的人,谁不喜欢呢?

 所以说,余启安这老小子一来村里,最高兴的不是陈凌一家,是村里的小娃子们。

 来到村里连陈凌家都没走到。

 就被各家的大人小娃子拉着进家去了。

 今年山里鸟雀特别多,全是一大群一大群的,摘野果的时候,顺便下几个套子,或者挖几个土坑,用瓦片搞几个陷阱。

 那些鸟好抓得很。

 撒点麦麸就能引来一群。

 娃子们不让去山里玩,在村里也能抓到很多。

 这个时节,晚上天冷了,有些不会搭窝的笨鸟,专门往各个村寨的人家里钻。

 墙缝里,牲口棚里……

 只要有点空隙,就住的哪儿哪儿都是。

 尽管晚上搬了梯子去堵吧,绝对不会落空。

 娃子们最喜欢抓的是一种类似于麻雀的鸟儿。

 长得也很像麻雀。

 全身麻色,但没有麻雀两腮的花纹,便管它们叫麻杆子。

 这类鸟,跟麻雀一样懒,一样的笨,不会自己搭窝筑巢。

 冬天只会往农家的墙缝里钻。

 要是抓住了,比麻雀还好养活。

 喂点陈芝麻烂谷子的就行了。

 在本地这种鸟不讨喜。

 肉不如麻雀好吃。

 吃起农田里的粮食却比麻雀糟蹋的还要厉害。

 但抓起来,交给余启安,就可以卖上好价钱。

 要是能把麻杆子的脖子下面养出‘黄色’或者‘红色’。

 成了‘红脖子’麻杆子或者‘黄脖子’麻杆子。

 价钱往往能翻倍。

 这是小娃娃们乐于做的事,既能玩鸟,还能卖钱,绝对比找知了壳好玩。

 除了麻杆子之外。

 最受欢迎的要说山雀类的还有相思鸟了。

 山雀类的以腊嘴山雀最好抓,也最好卖上钱。

 其实白头鹎和画眉也好抓的。

 但白头鹎太聒噪,野画眉抓到家又不好换食,养不好就会死。

 所以就还是麻杆子、山雀和相思鸟这三类。

 好养活,也好看,养熟了会花叫。

 说起来,村民摘野果,养点牛什么的,不是陈凌出主意,就是跟着在陈凌屁股后面学他。

 唯独这抓鸟跟编鸟笼子这两个活计,那是谁也没教。

 全是各家自发性的去做的。

 村里谁也不傻。

 来了这么多次外地人了。

 知道那些不常来乡下的城里人对啥感兴趣。

 什么鸟笼子、鸟,有时候是孩子喜欢,有时候是大人喜欢。

 这类东西大人喜欢起来,那比孩子们上瘾多了,一要就是一大堆。

 所以他们碰巧抓到了就在家养起来。

 他们可听说了,陈凌入冬以后,很快就要给他们家老二老三摆酒了。

 到时候他那些朋友们都来呢。

 所以就都准备着。

 于是余启安这次一进村,那是看了一家又一家,从早晨一直转悠到接近晌午。

 老小子虽然也有点累,但是心里很高兴。

 因为切身感受到了村民们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