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风波起(第2页)



    六部的官员去到自己所属的地方办公。



    而六部尚书,以及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还有五军都督府的一众武将勋贵。



    则是默契地前往了御书房所在。



    他们除了朝廷的邸报以及各种文书,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消息渠道。



    对于北乡城发生的事,他们如今都已知晓。



    即便有些人没有看过奏折密信。



    得到通传后的一众官员进入了御书房。



    正埋在厚厚奏折中的光汉皇帝露出了半个额头,以及头上的一些青丝。



    见一众大人们进来,皇帝抬起了头,越过奏折看向他们。



    顿时面露惊讶,连忙笑着说道:“今日是何日子,竟然让诸位爱卿齐聚于此,快快赐座!”



    几位小太监将座椅搬了上来,一众大人坐下后,目光灼灼地看向皇帝。



    引得光汉皇帝微微一愣,笑道:“诸位爱卿为何如此看朕?”



    兵书尚书庄兆站起身,恭敬一拜,随即从袖口拿出了四封奏折。



    “臣有事启奏,还请陛下过目。”



    一旁的小太监将奏折接了过去,快步行到皇帝身前,将奏折放于桌案之上。



    光汉皇帝面露疑惑,“这是何事?居然引得一众爱卿齐齐到来。”



    他没有停止手中的动作,径直将奏折拿了起来,细细查看。



    只是第一封,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狐疑地看了一眼朝堂诸公。



    继续阅读。



    御书房中陷入了久久的沉寂,光汉皇帝不时面露愤恨,不时面露惊叹。



    时而震惊,时而暴怒!



    最后,他长出了一口气,将奏折放于桌案之上,抬头看向朝堂的衮衮诸公,



    “诸位爱卿,这些奏折是何时到的京城。”



    “回禀陛下,是午时一刻抵达的五军都督府,臣见到后就即刻入宫。”庄兆起身回答。



    “嗯,诸位爱卿对此事有何看法?”



    光汉皇帝端起了茶水,用茶杯隐去了眉宇间的一抹笑意。



    王无修深深地看了一眼皇帝,以及在皇帝身后静静站立的黄俊,淡淡开口:



    “老臣愚钝,不知陛下所说的哪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