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与民同之

    文渊阁,此乃内阁首辅办公之地。



    地方不大,但五脏俱全,处在皇宫的东北角。



    大乾各地送上来的折子都要先进入内阁,



    由诸位内阁大臣先行筛选,不重要的折子自行批示。



    重要的折子要单独取出来,呈给皇帝查看,权力极大。



    但获得任何权力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内阁大臣的代价,大概就是终日办公。



    几乎全年无休,即使是正常的休沐,也无法得以保证。



    此时的文渊阁内,首辅王无修正在看着一份名单。



    上面写着各地青年才俊。



    名单极为详细,分了文武。



    文则是诗词歌赋,文章策论极好,在其所在之地已经有了些许名声。



    武则是各地军中的一些青年才俊,在剿匪以及平叛上立下过汗马功劳之人。



    文武分成了两张纸,数量不多,每张纸上面大概有三十个名字。



    王无修放下了每日沉重的公务,拿着这两张纸已经看了大约有一个时辰。



    可见其重要程度。



    这时,兵部尚书兼中军都督的庄兆得到了门房的允许,径直走入了文渊阁。



    王无修直至此刻,才将手中的纸张放下,轻轻捏了捏眉心,揉了揉眼睛。



    庄兆见状,连忙吩咐一旁的吏员:“去,端一碗冰镇莲子羹来。”



    吏员看了看首辅,见首辅点头,他才急匆匆地离开。



    王无修看了眼庄兆,笑着说道:



    “你做官要是有这种眼力见,那老夫的位置,迟早是你的。”



    庄兆一张老脸上露出了局促,似乎还有些扭捏:



    “还希望老师多多教我。”



    “罢了罢了,你还年轻,慢慢学吧。”



    王无修拿起了桌上的两张纸,递给了他。



    庄兆一脸疑惑地接过了纸张,只是一眼,便皱起了眉头,沉浸其中。



    不多时,他抬起了头,眼中闪过了一丝询问:



    “老师,这?”



    “没错,这是大乾各地青年俊杰。”王无修苍老的声音响了起来。



    虽然温和,但庄兆却感到浑身冰凉。



    午时才说了那靖安伯最特殊的地方,乃是独一无二。



    才不过几个时辰,各地俊杰的名单就出现在了这里。



    很难想象,首辅对于朝堂的控制力有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