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盘庚首迁(第3页)

 北方的燕国,辛屈已经用律令的方式,明确了天下的归属,贵族的权责,子民奴隶们的生活方向。 

 燕国法律,不仅仅是治理的法条,更是整个燕国上下的成文法条。 

 是具有“先进意义的郡国封建主义思想”的制度变革。 

 相较于还处在奴隶制社会的大邑商,燕国的治理体系,已经延伸到了县。 

 并且最关键的还是,封建的方案,辛屈还贴心的分为实地法、食邑法、年禄法三种方案。 

 根据功绩,能力,品轶进行调整与安排。 

 比如最近投奔来的游牧部落贵族,他们通常就是年禄法,直接安排在幽州附近,直接给俸禄,养着他们。 

 而实地法与食邑法,就看授与的地方如何。 

 好地方,肯定是食邑法对朝廷更有利,至于荒地、蛮夷觊觎之地,实地法能加速本地开发,尽快形成资源调配,让贵族拥有战斗力,好形成对蛮夷的冲击。 

 所以,三法本质上,就是需要君主去因地制宜的。 

 子旬抿着酒,好一阵才说:“继续盯着燕国的动向。既然辛屈正式调整了封建的律法,就代表了他已经做好了收权准备。 

 燕国内部,肯定有不同意的声音,找到他们,收买他们。 

 并且告诉他们,只要他们愿意来南方,我能给他们的待遇,是辛屈给的两倍,乃至以上。” 

 “是。”内侍应下。 

 子旬放下酒爵,重新回到桌案,在砚台上研磨好墨,随后提笔在竹简上写:“《迁亳诰(草拟)》: 

 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不常厥邑,于今五邦。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断命,矧曰其克从先王之烈?若颠木之有由蘖,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复先王之大业,厎绥四方……” 

 子旬几次删改手中的竹简,这是他准备用来迁都商丘,也就是亳邑的演讲稿。 

 接下来要准备迁都,事情就太多了,像眼前的演讲稿,能提前准备就提前准备。 

 迁都,势在必行!(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