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辛屈唱红脸

第30章 辛屈唱红脸

 所谓经商,其实是赚取信息差的溢价。

 辛屈跟人贸易,经常打听各个部落的物资缺口,以及各个部落手中的盈余,最后汇总之后想办法协调各部落之间的缺额,最后赚取这部分利润。

 这种方式不算高明,但确实很赚。

 同样,赤石部落区域封闭,一般情况下不对外交流,都是别人来找他们。

 毕竟除了盐,他们基本没有什么物资缺口。

 而一旦积极与外界沟通,就不免会将自己的地盘、情况,暴露在外人眼中。

 要是外人战败、或者打算掠夺,那就有可能找上他们。

 这就会成为危机。

 因此,赤石部落经常贸易的对象都很有限。

 有限就意味着信息来源少,只要来源少,信息查证,就需要大量成本的消耗。

 赤石部落如果愿意付出这样的成本,也不会呆在怀柔、密云的山里,而是跟有辛氏一样寻一块平原落脚。

 所以,这场贸易,辛屈有预感,应该能血赚一笔。

 跟着喜迎他们的赤石部落成员,穿过他们开辟的林道,辛屈看着豁然开朗的河谷草原,数千牛羊如云,慢慢悠悠的咀嚼着成片的青色的结满穗的小麦,眼睛都看直了。

 卧槽!

 他原本以为赤石部落的来就一点,不会很多,但万万没想到他们居然遍地都是。

 “这是什么草?”

 辛屈问了一下带路的赤石曲,赤石曲一看:“给牛羊吃的牧草,人也能吃,不过不好吃,不如粟,往常都用来给奴隶充饥。”

 “这样啊。”辛屈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穿过了这片河谷,走上坡地,辛屈还特地回头多看了一阵,确定了一下面积。

 至少超过三万亩的山前冲积扇,如果能有一半的面积是能产出小麦的,这里收成可真是不少呢!

 “诸位,请。”

 赤石曲带着辛屈他们进入部落,用木桩打进土里,围成了一个小镇。

 核心区坐落在山腰,以山头水潭和溪流为核心展开,是典型的山村结构。

 而山下,又分布在河谷、坡地之上。

 北面有伐木的人影应该是储备冬天的柴禾,南边能看到牧人,西边则是手工作坊区,东面就是一片粟田,大体只有千亩上下。

 很符合赤石部落的食物来源结构。

 基本上能满足一千多人的生活所需,毕竟农牧林渔一块,在这个暖期时代,养活千人完全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