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有坏,也有好(第2页)

 “嗯,很好。”孙太后这下终于满意了,语气也温和下来,“且退下吧,对了,多留意下那个李青,他跟皇上说了什么,要第一时间禀报本宫。”

 “是,奴婢告退。”

 “去吧。”孙氏颔首,随着王振离开,她脸上的笑意也收敛起来:儿子是靠不住了,我得主动去争,先从后宫开始。

 ~

 王振走出偏殿,脸上的谄媚瞬间消失,换做一副苦瓜脸,嘀咕道:“你让我听你的,他让我听他的,你们可真会为难人。”

 正抱怨着呢,忽的瞧见方才那小女孩就在不远处,顿时一惊,上前两步:“你刚才听到了?”

 “听到什么?”小女孩一脸茫然。

 “听…没什么。”王振见这小丫头不过十来岁,便也放下心来,转身离去。

 小女孩蹲在地上,多愁善感起来。

 宫中好复杂,单是活着就很累了,她可不想多事。

 她四岁就进了宫,年纪虽小,却也明白,想要安安稳稳地活下去,就得做一个聋子、瞎子。

 唉…难啊!

 …

 “唉,难啊!”李青躺在床上,分析着当前局势,越想越头疼。

 说来说去,还是朱祁镇太小,根本镇不住百官,他不像朱瞻基,有两任帝王铺路,还没上位就掌着军权。

 且现在的文官集团已经起势了,以前那样连哄带骗,夹带着恐吓的法子很难行得通,只能慢慢谋划。

 帝王权势是压制百官的最好办法,但朱祁镇就缺这个。

 他还没成年,就几乎被架空了。

 文官壮大,武将不听话,重务太皇太后决策,朱祁镇做了这么多年的‘吉祥物’,上来就想大刀阔斧的改革,无疑是痴心妄想。

 还得借势,让他们自己内卷起来,以此达到政治主张……李青轻声道:“难办也得办,这么拖下去,以后会越来越难办,过完年,就得着手废除保举制。”

 打开房门,李青才发现下雪了。

 北平的雪一如既往的大,鹅毛大雪夹杂着朔风,没多大会儿,地上就白茫茫一片。

 李青坐在屋檐下,望着茫茫大雪,怔怔出神。

 枯坐许久后,李青想找个人说说话,这样一个人看雪真的好孤寂。

 思来想去,能称得上故人,且还在这里的也就只剩于谦了。

 李青知道于谦家在哪儿,换了身衣服,前去找他。

 …

 于谦正在审核张辅拟定的军需,兵部参与不打仗,但管着后勤,大军出征在即,军需调度都要他来忙活。

 虽然他对张辅很信任,但他一向公事公办,该走的流程必须得走。

 “于侍郎在家吗?”

 一道声音打断了于谦,于谦听出来人身份,连忙起身回道:“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