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血灵珠传奇张其金
第638章 英灵的千年之约(第3页)
“并非如此,伍子胥的墓葬位于江苏吴县的胥口镇,那里也是吴王抛尸之处。”西施坚定地说道。
相传,五月初五,伍子胥的尸体被吴王夫差抛入钱塘江,百姓们为防止尸体被鱼吃掉,纷纷向江中投食,因此,后世有不少人认为端午节是为纪念伍子胥,而非屈原。
后来,百姓将他的尸体打捞上岸,就近安葬在旁边的山中,如今,那座坟墓的墓碑、坟茔依然保存完好。
也有人说,这两个墓或许有一个是衣冠冢,甚至两个都是,伍子胥的尸体早已被钱塘江吞噬。
这段传说,在民间口口相传,为伍子胥的故事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也反映了百姓对这位忠臣的敬重与怀念。
张其金思索片刻,选择相信西施的话。
当年,伍子胥苦谏吴王夫差无果,又被派去出使齐国。预感到吴国即将覆灭,他将独生子托付给齐国好友鲍牧。
然而,他的后人却从未有人佩戴过量子自杀血灵珠,这份传承的缺失,也为这段历史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迷雾。
关于伍子胥后人的姓氏,存在三种说法:一说姓伍,一说姓王孙,一说姓员。
“伍”姓的起源,一种说法是源于黄帝身边的大臣伍胥,伍胥的后人便以“伍”为姓,楚国贵族伍氏也尊伍胥为祖先;另一种说法是“伍”姓来源于楚国大夫伍参,伍参是伍子胥的祖父,伍家的楚国贵族身份在伍参时得以确立,此后,后人便以伍为姓并流传下来。
如今,许多姓伍的家族族谱中都有伍子胥的名字,不少伍姓后人也以伍子胥的后人自居。但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姓伍未必就是伍子胥的后人,当时身为楚国贵族的伍家,旁支众多,不乏为了荣华富贵而改姓伍之人。
相传,伍子胥将独子托付给鲍牧后,让儿子伍封拜鲍牧的儿子鲍息为兄长,并嘱咐他以后以王孙封为名,不得再用伍封。因此,后世有人将王孙氏视为伍子胥的后代。
这段姓氏传承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蜿蜒曲折,犹如一幅复杂的家族图谱,展现了岁月变迁中的种种可能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