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有察觉不对的,有贼娃子来偷的


    孙家强着急,有人比他还着急。

    前天幸福收购站人比较少,齐硕辉并没有太在意。毕竟收购站的生意很随意,来这里的人一天多一天少的很正常。

    但他没想到的是昨天人也比较少,来这里卖东西的人,比平时少了六成以上!

    这段时间各收购站主收的就是贝母,这也是一夏天收购站里赚钱最多的大项。

    以往每天能收到的干贝母至少在一百公斤以上。

    多的时候三四百公斤也很正常,现在市场搞活,大家都知道从副业里赚钱补贴家用乃至发家致富。

    原来集体大锅饭的时候,山里的贝母挖出来是给各村里副业创收的,现在挖到了只要不被抓到,那就是自己的。

    一公斤新鲜贝母都能卖好几块钱,挖的快了一天能有七八公斤,赚个几十块钱,多好!

    所以眼下种地不算很忙,去山里挖贝母的人不少,这收购站收的贝母自然也就多。

    谁成想这头天只收了不到五十公斤干贝母——他自然不知道,最大那宗贝母让李龙截胡了。

    有多有少正常,这是昨天齐硕辉的想法——但第二天收了四十公斤,更少了!

    这就不对了!

    齐硕辉反应很快,晚上就去找了老板,把这情况给汇报了。

    齐硕辉是老油条,能舍下铁饭碗来到这个私人收购站工作,一方面是老板给的钱多,另一方面也是见多了风吹草动,自己在原单位干过一些不太好的事情,现在新领导上任,如果查出来的话,他真得吃不了兜着走。

    辞职了,那就基本上不会有啥事了,毕竟这时候也讲究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不太可能再短兵相接、揭老根子了。

    在单位混久了,他的观察力还是很敏锐的,风起于青萍之末,连续两天来卖贝母的人有些反常的变少,他就知道有情况了。

    不管有没有情况,先汇报了总归是好事——他就是一个收货的,这事他提前汇报,能给老板一个好印象。事情和他没关系,毕竟他只负责收,定价虽然有他的因素,但也是老板同意的嘛。

    撇开责任甩锅这种事情,老油条最熟练了。

    幸福收购站的老板自己有事,平时很忙,对于他来说,这个收购站属于锦上添花的东西,虽然每个月进账不少,但并不是他日常最重要的事情。

    但是,这个叫蒋春林的老板已经习惯了自己的收购站在北庭一家独大。他也知道北庭市私下里是有一些二道贩子收物资倒卖的,价格也会比他出的高一些,能吸引一些人,不过平时他基本上也是睁一眼闭一眼,只有在那些人做大之后,蒋春林才会借着关系之手,查个投机倒把。

    这样既打击了竞争对手,又能给自己的关系送一条政绩。

    他已经不止一次干这样的事情了,北庭市想搞私人收购站的人不少,但为什么没搞起来?就因为有蒋春林在。这时候许多人的商业思维还比较原始,蒋春林凭着这样的花招,挤垮了不少人,也让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人脉关系网越铺越广。

    听了齐硕辉的话,蒋春林当即就拿出一条烟递给齐硕辉:

    “老齐,不错,反应很快,汇报的很及时,这个拿回去抽吧。这事我知道了,我会处理的。放心,一两天后,收购站的生意会恢复正常的。”

    齐硕辉开心的拿着烟离开了。这老板大方,这一条好几块钱的烟就归自己了。

    齐硕辉走后,蒋春林立刻就出去叫人,开始查这件事情。在他看来,肯定又是哪个不开眼的二道贩子截了自己的生意。虽然收购站的生意对于他来说并不是最主要的,但他却不能在这方面松口,被人截胡了,那他必须给报复回来。

    不然的话,那些盯着他的人,就会把这件事情当成闲置汽车破掉的第一块玻璃,接下来会有许多人抢他其他的生意!

    让他疑惑的是,调查了一圈子后他发现,北庭市的二道贩子几乎都销声匿迹了,没有人要跟他抢这个生意。他得到的消息是那些人都跑到外县去收货卖货去了,像是放弃了北庭市这个市场一样!

    问题是,二道贩子走了,不少个体挖贝母的采药人也不见了,贝母市场直接空了一半!

    这究竟是个怎么样的情况呢?虽然蒋春林对收购站不是完全上心,但他知道现在是贝母季的旺季,常规来说,每天收到的干贝母至少在一百公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