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一章 牛黄插曲,贾天龙钱不够了!(第3页)

    去年前年李龙开拖拉机来过这里,这里不少人知道这个编外护林员的事情,他救过这边一个小伙子,护林员们都承他的情。

    卖贝母的事情在林业队算是公开的,李龙每收一次贝母,这些护林员就能分一些钱,他们自然开心的很。

    虽然过了十天,但库房里至少有一百多公斤的贝母发霉,不能用了。

    李龙黑着脸,艾里倒没觉得什么,往年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哪年林业队收的新鲜贝母没有几百公斤坏掉的?

    这些贝母就倒进了库房边上的水沟里。

    李龙很心疼,但也没办法。前几天实在太忙了,到现在他都没去供销社一趟。这段时间不光他忙,顾博远也忙,每天中午饭都是在收购站吃的,杨大姐或者顾晓霞送的饭。

    那些来收购站卖东西的人,也就看中了李龙他们敬业的这一方面——一来服务热情,二来敬业,不像其他收购站,跟国营的一样,到点下班,根本不去管那些来卖东西的是从哪里过来,需要坐多长时间车回去。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这边给的价格高。

    艾里还是那样,任由李龙来评级、定价、称重。这回李龙拉来一台磅秤,结束了他前几次估算的历史。

    虽然李龙估算的也挺准的,但怎么也没秤给人印象直观。

    最终结算,这里鲜贝母有七百多公斤,折三千块钱,半干半湿的贝母五百多公斤,折八千块钱,干贝母三百多公斤,折八千块钱。

    李龙给的价格不高,三样加起来不到两万。

    但艾里很开心——已经很高了。

    不给高价的原因是这些贝母从那些采药人手里直接挖过来的,杂质太多,没有清洗,李龙弄回去后还得二次处理。

    “走,喝马奶子里,喝剩下的,你带走!”点清了钱之后,艾里兴奋的说道。

    酸马奶普通人要喝的话,最好是加糖,不然喝不下去。

    艾里给他倒了一瓷碗,加了糖,又准备给司机倒的时候,司机急忙摆手,表示要一碗清茶就好了,他可喝不惯这膻膻的东西。

    李龙拿着勺子边搅边喝着酸马奶,空了问艾里:

    “艾里,还有一个星期,这山里的贝母就差不多开花了吧?”

    “现在已经有开花的了,人少了,你最多能再来一次。这回我就不担心了,过个十天半个月来都行。”反正再收贝母也收不到那么多了。

    “我也得早早来,再有贝母烂掉咋办呢?”李龙摇了摇头,品味着酸马奶酸甜味道。

    这玩意儿虽然有点凉,但说是养胃,发酵过的,有那么一点点酒味儿——如果在常湿下放半个月,就成马奶酒了。

    味道很香,喝起来不一样。

    在北疆,如果是初来这边的人,总能喝到一些以前没品尝过的东西——比如酒精度很高,后世也很出名的大乌苏,比如啤沃——这个就连一些本地人也不知道,比如卡瓦斯,比如酸马奶,和鲜榨的石榴汁,这玩意儿也会发酵,常温放三天,就有酒味儿了。

    当然,各地都有这样的特产,有些特产就是走不出本地,却又深受来这里游玩的客人的喜欢。

    连喝带拿,李龙带着卡车回去,把贝母卸到大院子,然后又继续去收购站忙活。杨大姐看着两个孩子的时候,顺便就开始淘洗那些贝母。

    闲不住的人——眼下李龙给杨大姐开的工资已经达到了八十块,杨大姐觉得自己做的事情,真撑不起这个工资,她就尽量多干一些。

    虽然已经和李龙顾晓霞他们生活的跟一家人一样,但人家给的多,杨大姐这个本份人不多干点,心里有愧。

    又持续了四五天,贝母季慢慢淡了下去,来的人没那么多了,每天收的干贝母在两百公斤左右,皮子倒是多了起来。

    好在现在秩序好太多了,哪怕郭铁兵他们不来,李龙这边顾博远一个人也能维持,特别是那些本地的二道贩子,甚至会在人多的时候,主动承担起维持秩序的事情。

    通常这个时候,李龙会弄来一个大桶,桶边挂一个铁皮马勺,边上放一个方凳子,凳子上一撂搪瓷大碗。

    桶里装的是红褐色茶水——砖茶烧的,过来的人谁渴了自己舀着喝。

    这在后世算是非常普通的一个动作,就惹来了一片的赞叹——说实话,这时候哪怕能放一桶凉水,那些人也开心啊。五月底,暑气已经开始聚拢了,天热了起来,收购站的院子边上虽然有树,但并不足以完全覆盖,排队的时候,热啊!

    这些小细节,一点点的让这些过来卖货的人,觉得这个收购站做的好。

    潜意识里,以后卖东西,宁愿远点儿,也希望到这里来。

    闲下来后,李龙去了一趟供销社,从李向前的嘴里知道了事情的始末。

    “你是说,相当于是我间接的搞垮了那个幸福收购站?”

    “差不多吧。”李向前笑咪咪的看着李龙,那表情就差说:“你说怎么谢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