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章 不能忘本:首先得感谢老陈
天刚亮,太阳还没露头,孙家强就已经爬了起来,他先出去到外面的旱厕放了水,然后回屋子里去把炉子架起来。烧水的过程中,他拿着大扫把,把收购站的大院子又扫了一遍。
其实昨天晚上他已经扫过一遍了,大清早院子里除了几片落叶,挺干净的只是孙家强觉得有必要再扫一遍,这样卖东西的人进来,看着干干净净的院子,心情应该会很好。
扫完院子后,回到已经改造成厨房的屋子里,炉子上的水还没开,他把大铁桶拉过来,从旁边的窗台上取过一包砖茶,熟练的掰了三小块扔进去。
等锅里的水开了之后,用马勺舀了倒进大铁桶里,开水将那三小块砖茶冲泡开,很快就变成了红褐色的茶水。
砖茶里已经养出了金花,按后世的说法,这个东西很有营养。
孙家祥刚开始喝的时候,还以为这个茶发霉了,给李龙说要扔掉。结果李龙告诉他说这是金花,是很有用的东西,表明这个茶质量很好。
孙家强是半信半疑的,李龙还给他示范了一下,喝这个没有问题,他才算是相信了。
既然来上班,每天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服务搞好。李龙已经把户口给孙家强办下来了,剩下的三百块钱也给了他。这让孙家强很感动,觉得自己在这里干活有必要塌实努力,不然对不起李龙的这一番心意。
烧的这个茶水是提供给每天过来卖东西的那些人。主意是李龙之前出的,当时也是为了缓和那么多人等待时焦虑的情绪,后来感觉效果不错,就延续下来了。
把茶烧好,铁桶提到外面晾着之后,孙家强才开始准备自己的早饭。
和李龙每天早上要吃炒的热菜不同,孙家强觉得早上吃馒头或馕,就着咸菜或者酱菜或者凉拌菜都行。
盖好炉盖子之后,孙家强又把一个篦子放在了炉盖子上,转身去新打的案板上,将昨天从市场那里买来的馒头切成片,放在了篦子上烤了起来,他喜欢烤馍片夹着油泼辣子,吃着真香。唯一不好的是,这个吃了容易上火。
上火的事情好解决,馒头正在烤的时候,他用用开水冲了两个鸡蛋,里面加上香油和白砂糖,这个鸡蛋茶降火,不能补充营养,配合起来就是完美。
这样的生活孙家强喜欢极了,每天忙忙碌碌,但是很有奔头。
兜里的三百块钱他一分还没动,李龙说了,每个月还有五十,存上一两年多就可以在县城买一个小院子了。
虽然玛县没有石城好,但孙家强很喜欢。
这里人口没有自己家乡的县城多,但是努力奋斗,就有好的结果。
他打算先攒钱买个院子,然后再攒钱娶个媳妇儿,以后就在这里生活了。
家里的情况是那样,亲戚的情况是那样,孙家强也算是历经坎坷。碰上李龙这个他感觉有情有义的老板,如果不抱紧这条大腿,那他孙家强真是不识抬举了。
收购站里只有几个炉子是可以架火的。其实到了六月份,天气热了起来,农村这时候都是以土灶来做饭的,用炉子的极少。城市里用的是煤气,北疆这边没有蜂窝煤炉,有的家庭用的是鼓风机和沫子煤。
孙家强这边也是没办法,收购站的茶水要一直续着,重新砌个土灶又比较麻烦。虽然李龙可以从村里拉来一车柴火在这里烧,但没有炉子方便。而且煤也是现成的,干脆让孙家强用炉子来做饭。
九点多的时候,顾博远吃完早饭回到了收购站。
自从孙家强住到了收购站之后,顾博远就回到了他的小院子。小院子的农资店并没有重开,他的这个农资商店依然在收购站的院子里挂着招牌,有孙家强看着,顾博远也放心。
和收购站相比,农资店的生意要差得远。每天还是有客人来,但是就那么几个,主要来买农药化肥,应付这些人对于孙家强来说并不难。
或者说只要在收购站里那个忙碌的环境下锻炼个把月,其他的商店都能应付自如了。
今天李龙没有来收购站,他开着吉普车要去做其他事情。
收购站这一个贝母季赚了不少钱,李龙觉得这可不只是自己的功劳,他想把其他人都感谢一下。
距离最近的是林业队。李龙开着吉普车给林业队拉去了一批物资,其中有一小部分点明是给波拉提的。没有波拉奇的牵线搭桥,李龙也不可能从林业队这里拿到那么多的“罚没”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