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军功制。

 第213章军功制。
“武林大会”单单只听这名字便很有些意思。小皇帝视线偏移,示意让曹正淳解释一番,但后者却是解释不好何为武林大会,只是将大概的意思回禀给了皇帝。“好一个武林大会!皇后,你是想要趁着春闱之际,让北齐同时举办这亘古未有的文武盛事”战豆豆显得兴致勃勃,对这武道盛会十分感兴趣的样子,“文武两道,暗合大齐国运,也是国力的具体表现!若是能南北两地同时举行,届时,不光是能压下那南庆一头,更能扬我朝国威于域外”见到豆豆如此神情,李安也是不忍否认拆穿。只有场间几位趟过武林路、喝过江湖水,了解过最底层的人才知晓:庆国尚武,这股风气影响最深的地方便是江湖武林了.如今的北齐整体上还是要差上不少的。压是压不下南庆一头的,两位厂督还担心有外国之人前来挑战扬名呢!“陛下有所不知,这些倒只是其中的一个目的。”“哦皇后巧思,内里还有何种奥妙便都快快道来吧。”李安淡定说道:“自与南庆大战后,军中损失颇大两国皆需休养生息、以图尽快恢复实力.可这些都是朝廷的消耗,却对朝堂之外的江湖影响不大!”“或许,这中间也有志士为保家国而投军走上前线,但更多的人却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自己过着自己的日子。”小皇帝也不笨,立即猜测说道:“皇后是打算利用这群人”“不错。”李安摆手道:“如今军中缺乏好手,从占下新州后朝内就缺兵少将、捉襟见肘无人可用便可见一斑.本是想着趁庆帝虚弱朝中不稳之际再起刀兵,可大齐却因无力南下而错过时机,每每思虑至此就觉着殊为可惜!”“毕竟,虎豹骑如今还不成气候,而新的兵源也得费时间大加操练才能派上用场.”“可我,却不想等得太久!”话音一顿,李安道出了自己的目的来:“这一次时机如此也就罢了,那下一次机会到来呢”“现今,眼前就有这样一股力量能够利用起来用以伐庆,何乐而不为呢”许是这一次的庆国之行皇后留有遗憾,又或是与庆帝李云潜打出了真火,李安的每一句话都有着一种莫名的怒火锐气!只见小皇帝抿抿嘴,微一思索后便说道:“举办这武林大会朕不反对,能将之前忽略的这股力量利用起来朕也觉着很好。”“这些江湖中的强人求的只不过是一个响亮的名头罢了他们既然想要,那朕就将名头给了他们去!朝中只需要费极小的代价备下舞台,便能叫他们尽入彀中,不可谓不妙.”“可短时间内再对南庆起刀兵却是大大的不妥!”随着小皇帝坚定的话声落下,雨化田与曹正淳皆是望了过来,听得聚精会神。两人都是依仗着皇室才有今日,自然不会将永安殿内的消息外传。是以,小皇帝也不再顾虑保留,结合着两国如今的实际情况,将未来的发展方向尽可能的预测道出:“先不说大齐如今的底蕴如何,就如沈重先前所言,国中之民实在是安逸得太久了!庆军进犯疆域,我朝不得已而反击自是能激发出万民拳拳的爱国守土之心,提振全军士气。”“可要是我朝主动进攻庆国发起全面战争,则情况就会完全倒转!”“朕都能预见到那时的场景为何了,必是百姓反战之心渐起,军中畏敌者甚众.毕竟,全面战争是会产生大量伤亡的,而朝中那些个自我标榜仁德的文人士子亦不会放过如此机会,必然会对此事做些文章,大谈圣人之道,呼吁境内之人不可与蛮夷类似做出相同的禽兽行径,还想着广施教化便可让大齐圣王天下.”说到这里,战豆豆也是悠悠一叹,显得无奈。李安在脑海里,将齐国如今的景象与华夏古时的王朝一一对应起来,不由得感慨着是何其的相似正如皇帝所言,那些猜测中的场面是很大概率会发生的:大齐百姓的名族自尊心、自信心很强,但那些从来都是建立在继承自魏国的文化底蕴上的,他们自认为高异国子民一等,将旁人都视作蛮夷。殊不知,任何东西都是以强大的实力为基础,尊严也只存于剑锋之上!反之,不过都是空中楼阁、镜水月。只需稍有外力侵袭,那些虚假苍白的表象便会一戳就破、轰然粉碎!也不知道他们之前都在骄傲个什么劲儿.“想要扭转这一切,朕需要时间,大齐也需要时间!”小皇帝满脸正色,话音肃然,她也不想落得个穷兵黩武的好战名声来。听罢战豆豆的稳重之言,尽管说得有理,但李安却没有表露出认同之意来,只是缓缓摇了摇头。“陛下的担心不无道理,也是极有可能会发生的.”先是顺着她的话风回应了一句,李安接着说道:“但这件事若想彻底解决却也不难!”说着,李安就将目光放在了雨化田与曹正淳身上。小皇帝也是跟着偏转视线,打量起两人来,像是想到了什么要重新认识二者身后所代表的东、西二厂似的“皇后是想加重二厂的权柄”战豆豆也是见多识广,很快就思索起能用二厂多做些什么来扭转国内的避战心态了。

p>“没错,其实南朝之前与我们并无太多不同。庆帝有的,不过是多了一个能控制舆论的东西——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