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我不写都市的

第361章 我不写都市的

 

与推理小说签售现场大为不同,《南宫少年》读者的热情高了十倍不止。

 

就算是网恋,都很容易爱上一个自己制造的幻想,遑论“追星”

 

明明知道网络头像都是假的,但哪怕是动漫角色,聊天过程中也免不了代入代入。

 

有时候网恋见光死真不是现实太差,而是与自己所爱幻象落差太大。

 

读者从喜欢作品逐渐到喜欢作者,了解渠道其实只有文字本身。

 

作者长啥样,实际性格如何,人格魅力如何,都是未知数。

 

让你中二之魂熊熊燃烧的作者,可能其实是个腼腆的小胖子,内向到根本不敢露面。

 

写出优美到让人潸然泪下文字的作者,也可能其实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平时“叼你妈的”挂在嘴边。

 

作者与读者之间有壁。

 

越是热爱这本书的读者,越容易塑造一个完美作者的形象。

 

正经追星的就更甚了。

 

所谓人设不外乎如此,人设崩塌很多时候也只是人家露出“人”的本性罢了。

 

在李颜更新《南宫少年》期间,就有很多读者在猜测“作者是個什么样的人”。

 

比较被认可的画像是,一个文艺范拉满的帅哥。

 

有人认为文字带有少年气,应该是个玉树临风的少年。

 

有人认为写得非常成熟,并且字里行间有深厚的底蕴,应该是满腹经纶的青年书生。

 

又有人认为小说颇具古风,节奏无比老练,应该是大隐隐于市的中年学者。

 

甭管中青少,反正是个帅气、白净、眼里有锋芒的男性。

 

结果人家不仅如此,在各种领域都是能人,整得写小说就跟玩一把游戏一样。

 

李颜这个真实形象超出了读者们的预期。

 

这是非常罕见的,就像你热爱的篮球明星不仅是nba门面人物,打完球还发了几篇顶级论文,顺便开了场演唱会一样。

 

“我他妈果然没看错!”

 

一种“替别人装逼”心态的变种。

 

李颜以前追着看篮球比赛,为个别球星呐喊助威的时候,老妈陈凤玲曾说过:“他夺冠了也不会给你一分钱奖金,兴奋啥呢”

 

李颜表示他能从中得到力量。

 

以前总以为这种力量就是受了激励,现在看来还有一些比较微妙的东西。

 

优越感并不是毒药,相反,有时候拥有击碎虚无主义的力量。

 

这群狂热的读者,正在从“我喜欢的作者果然牛逼炸了”这件事情上汲取名为“优越感”的力量。

 

他们对此心满意足。

 

加上一批本来就爱这本书爱得深沉的读者,消费能力爆棚。

 

让只准备了六百套的华信出版社懵逼了。

 

直接从过度自信变成饥饿营销。

 

来到现场的男读者比例非常高,这群哥们倒是实在,说好的买一套书就签名,还真的个个都只拿书给李颜签名。

 

就是比较会整活,什么大喊一声“李颜上人”然后作跪拜状,求李颜保佑他期末考考个好成绩的;什么签了字就死死抱着书说要供起来保佑自己弟弟考上华大的;什么上台打了一套拳问李颜合不合适写进小说的……

 

很奇妙,李颜看得津津有味。

 

人类观察时刻。

 

华信的周总紧急调度了一批书,连带着前边谈笑间供给上京图书馆的六十套都掏出来了,最终还是让三四百人铩羽而归。

 

不过好歹李颜主动拿笔记本签名送给后边排了队没买到书的人,直到签完周总准备过来的两百本,自己也嫌累,这事儿才算完结。

 

这一天下来,李颜还是很疲惫的,便遵从了周总的建议,先到图书馆会议室休息休息。

 

他一边甩着写得酸胀的右手手掌,一边回想着刚刚一个男孩——不对,人家高中生,还比李颜大来着——问出来的问题:

 

“颜大,你准备什么时候开下一本书啊”

 

这问题不太好回答,要说真话,那就是“随缘”。

 

以李颜现在的能力与发展情况,网文这种已经尝试过并且取得过成绩的领域,大概很难有动力再碰了。

 

但现场总不能寒了粉丝的心,李颜又不想给他们一些兑现不了的期待。

 

最后说了句,“不能强求,我先休息休息。”

 

大家联想到李颜正在做手机,纷纷表示“手机重要”、“干死菠萝”、“干死美利坚”,也就没有再提了。

 

突然,右手传来的奇妙触感让李颜浑身一凛。

 

他瞬间从走神状态回归现实,并用夸张的姿势抽走了被莫名物件包裹的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