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考着玩

 慢慢走向公交的李颜在正在心里默念着没说完的话:

 要把个人崇拜效应发挥到极致,要让所有人认为李某人无所不能。

 在确实无所不能之前,他需要把当前“天才少年”形象带来的红利彻底榨干。

 李颜没有足够的资本、没有品牌效应、没有技术积累,他如今的影响力主要都集中在“潜力”上。

 潜力,这是他目前的最大法宝。

 但是让现在的李颜自己干巴巴上台讲引领行业的东西,然后求一下技术支持,恐怕大家都不会买账,充其量当一个野心很足的未来之星欣赏欣赏。

 而如果是足够惊艳的样品、当前的行业引领巨头创族站台、天才少年李颜发布这三套合一,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只要投入不太狠,各大公司还是很乐意跟李颜合作一下的。

 成了血赚,没成也能赚一下这位前途无量初中生的人情与好感。

 真搞崩了,那也是创族血亏,还算是给行业的后起之秀们排雷,大好事哇。

 还没回到宿舍,李颜在公交上就突然感到一阵疲惫。

 今天阳光好得很,不断高强度地提醒李颜“你通宵啦现在该补觉啦”。

 所以回到宿舍的他直接刷了个牙就躺床上去了,吓得刚起床的舍友们大气不敢出。

 “睡了?”梁天成小声问。

 陈凡凑到李颜床位前,探了探他的鼻息,“应该是睡了。”

 “古有神医悬丝诊脉,今有陈凡探息确睡。”李若飞调侃。

 大家发出小小的笑声。

 “奇了怪,昨天植树节,不会真去植树了吧?”朱青伦问。

 “通宵植树?”林恒问。

 “不知道,颜总的生活……已不是我们这等凡人能理解的了。”朱青伦感叹。

 “河图”群里的交流频率正在逐渐提高,随着大家发现的问题难点越来越多,每个人的紧迫感也越来越强。

 他们逐渐意识到,哪怕不是做一個完整的系统,只是满足李颜提出来的要求,需要考虑到的东西都远比青信奥国际赛压轴题多得多。

 实际应用与理论之间还真是大有不同。

 “时间很紧张”这个概念,从模糊逐渐变得清晰。

 在任务量没有清晰之前,贺子翔他们只是觉得“三个月搞自己不懂的东西应该不够吧”,而现在……

 确实是非常紧张,那种一共九十天工期但是前七天进度百分之零点一的紧张。

 尽管李颜会在群里说一些诸如“发现问题就是喜人的进展”这种话,但到了该焦虑的时候说啥都没用。

 好在这群少年很有心气,有一股蛮横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气势。

 越是发现问题,越他妈想要解决。

 越是进展0.1,越是要加速推进到百分百。

 没什么比干爆不可能任务更爽的了。

 贺子翔:这是今天整理的一些思路,大家看看有没有什么意见。

 邓宇迪:@一宁@烦烦烦@李颜

 陈凡:颜神刚刚回宿舍,在睡觉。

 赖一宁:居然也有我们努力他睡觉的时候?天塌了!

 贺子翔:趁机,咱们四个悄悄努力,然后惊艳他!

 邓宇迪:(大声密谋)

 虽然正式开工也才几天的时间,但大家前期工作准备得还算充分,很快就有了极具特色的分工。

 贺子翔喜欢干整理的活,会根据前一阶段的研究情况进行归纳,被李颜称为“总结仙人”。

 赖一宁点子非常多,总会搞出一些能满足需求但是思路清奇的程序,动不动就报错,被李颜叫作“bug仙人”。

 而邓宇迪就是那个沉稳测试把赖一宁程序bug试出来的人,所以被赐名“测试仙人”。

 陈凡因为对智能手机了解比其他人多一些,比较擅长将李颜提的要求具象为手机操作需求,又更进一步具象为程序要求,被称为“需求仙人”。

 李颜自己则是掌舵者,把控整个研究的大方向,并且在测试仙人找出bug仙人的bug之后,修好它。

 属于管理技术两头抓的领导角色。

 一开始李颜不怎么参与技术难点研究的时候,陈凡还调侃过他。

 领导者是这样的,底下的研究员只需要做好研究就行了,而领导者要考虑的就多了,例如让底下的研究员研究啥。

 直到大家研究了一下午的难点,被写小说卡文的李颜随手攻克。

 可能不该用攻克这种看着还有点艰难的词汇,应该说秒杀。

 一家公司的老总同时是总工,那就没话说了。

 李颜这一补觉,愣是把午饭都给补过去了,睡醒已然是下午两点半。

 舍友们都非常震惊,看到李颜悠悠醒来,一个个都感慨:“幸好,还活着。”

 “有没有这么离谱啊……我昨晚通宵了好兄弟们。”李颜打了个呵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