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一章 巡礼使团

十二月廿三日。

天清地宁,诸事顺遂。

宜,祈福,出行,迁居。

正是适合神佑巡礼的四国使团会师。

若要说这“神佑巡礼”,整体流程分为三步:

第一步,由神殿派出大神官领队,在本国境内巡查,祈愿平安,确认百姓无虞、风调雨顺。

第二步,四国巡礼使团会师,迎接圣殿。

第三步,圣殿领头,共赴圣事。

所以可以说四国巡礼使团会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代表着四海在圣殿的统治下归于一心,无上神的神辉遍洒人间。

那么要选择什么地方会师,则是一个问题。

四国为了此事争论不休,却没有一个答案。

若设在圣殿,自然最为庄严无可厚非。

然而一来圣殿非请不得入,即便是大神官亦须至期述职才可登临。

其次,圣殿过于圣洁无垢,不能体现出人间疾苦的悲天悯人感。

若设在某一国境内,则难免不公平。

一来该国也会忧心外人借道生事;二来却又贪那份神圣临幸的荣耀。

这种矛盾的心思彼此挚肘,怎么都说不通。

最后好不容易终于达成一致。

直至不知哪位天才灵机一动,提议道:“不如,就在北境长城会师如何?”

此言一出,竟几无异议。

北境长城虽隶属唐国,守军也是唐国,但其地理位置横跨唐国与漠北,象征意义上,可以视作四国共御诡灾的第一道防线。

更重要的是,长城所临,正是深渊边界,正是天底下最凶、最苦、最需要神明庇佑的所在。

于是,巡礼最后一站,定于北境长城。

只是,为避“擅入他国”之嫌,四国巡礼队皆不取陆路,而改由天路前往。

天路不仅仅是通往雪山。

同样的,也可以通往深渊。

而距离深渊最近的,自然就是北境长城。

……

唐国神佑巡礼的使团正行于天路之上。

两侧,是幽深无底的深渊之海。

雾浪翻滚,黑暗影影绰绰,不时有模糊的虚影在其中翻腾挣扎,探出一段段扭曲的肢节,或一根根蠕动的触须,欲从天路边缘将这路上的神官们拖入其中。

好在每当这些诡异之手靠近,便有一道圣洁的柔光自众人脚下升起,焚灼着那些触手般的影子,逼它们仓皇退散。

又暂时换得一丝清静。

然而前路依旧浓黑压顶,天路沉沉寂寂,仿佛永远没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