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义忠亲王坏了事(第2页)
还有,经锦衣卫调查发现,姬进孝还勾结扬州卫指挥使戴立,私自调动军队袭击友军,试图协助海盗亢大勇逃离,为达到脱罪的目的,甚至丧心病狂地围攻巡盐御史府,欲置应天巡抚林如海于死地。”
“罪大恶极,死不足惜!”乾坤帝又怒不可遏地猛拍了一下御案,杀气腾腾。
此时,都察院左都御史又小心翼翼地道:“姬进孝此等所作所为,义忠亲王均知悉,而且姬进孝巧取豪夺所得也都大部份进了义忠亲王府的库房,另外,亲王府还暗中豢养了三百死士。”
在场的文武官员都倒吸了一口冷气,均知道义忠亲王这次玩完了,你捞点银子还情有可愿,豢养三百死士意欲何为?而且还派出死士杀人灭口,谋害朝廷命官,私通贼寇,勾结军队,试问哪个皇帝能容忍?
贾政此刻已经怕得双腿直打哆嗦,因为贾家与义忠亲王府走得还是挺近的,若揪出些瓜葛来如何是好?
上次由于王仁伤了七皇子的事,连同贾珍和贾赦都被锦衣卫翻出旧账,直接便捋了爵位流放三千里,如今虽然沾了元妃的光获得赦免,但到底爵位还是没能恢复,这次若再触
了皇上之怒,只怕元妃也保不了啊!
殿外的风更大了,细碎的雪屑从天而降,漫卷而入,打在那脸颊上如同刀削一般,在场所有官员都屏住了呼吸!
因为大家都知道,皇上和太上皇的权力斗争,历经数年的角逐后,今日终于要见分晓了,一旦义忠亲王倒下,支持太上皇的旧皇派将兵败如山倒,终将遭到新皇派的穷追猛打,乃至血腥清洗!
“把奏本呈上来!”乾盛帝淡淡地道,一边压抑着内心的狂喜,登基七年,他一直活在太上皇康平帝的影子下,如今终于迎来了彻底摆脱的契机。
刑部尚书郭达跪倒在地,将三法司会审后的案卷和奏本高举过头,由司礼监太监接过转呈御前。
乾盛帝接过看了一遍,然后便道:“赵卿家!”
南书房行走,翰林学士赵明诚立即出班,恭身道:“臣在!”
“你来当众宣读!”乾盛帝淡道。
“臣遵旨!”赵明诚上前,恭身接过那奏本和卷宗,然后抑扬顿挫地大声朗读起来。
这份卷宗十分详细,将事涉义忠亲王的种种罪状都罗列得清清楚楚,既有证人证言,又有赃款赃物佐证,甚至乎义忠亲王府豢养的死士都被锦衣卫围捕抓获了一批,如此一来,可谓是铁证如山,无可抵赖了。
乾盛帝待赵明诚宣读完,神情萧杀地问道:“赵卿家以为该如何处置?”
赵明诚恭身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自然是按照国法家规处置了!”
“国法如何?家规又如何?”乾盛帝冷冷地道。
赵明诚目光一厉,掷地有声地道:“义忠亲王身为皇室忠亲,不思报国尽忠,反而大肆敛财不法,数额巨大,纵容家奴行凶,罪行罄竹难书,豢养死士,交结军队,私通盗贼,形同谋反,其罪按国法当抄家族诛,按皇室家法当废为平民!”
此言一出,在场的官员无不凛然变色,特别是那些勋贵,人人心胆俱震。义忠亲王老千岁可以勋贵集团的领军人物,太上皇的钱袋子,他老人一倒,大势危矣!
乾盛帝点了点头,目光泠然地望向五名内阁辅臣,淡道:“诸位先生以为如何?”
“臣附议!”
“臣附议!”
内阁五名辅臣当中,两人相继出列表示附议,显然均是乾盛帝一边的新皇派,剩下三名内阁辅臣当中,除了首辅施凤义外,其余两人均是支持太上皇的旧皇派。
话说这个施凤义已经年过七十了,之所以能坐上内阁头把交椅,倒不是治政理政才能有多高,而是因为他资格最老,年纪也是最大的,历经三朝,可谓是政坛常青树。
一般情况下,能在朝廷中屹立不倒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手腕了得的政治强人,譬如徐阶和张居正之流,另一种则是身段柔软,惯会见风驶的老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