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大画家杏子与梨
第四百二十章 天使
西方艺术领域。
既然有获奖风口存在,就会有不能触碰的雷区。
战后现代艺术,最大的雷区有两个。
一个种族问题,一个是二战fascist的那档子事,本质上两者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一码事。
不管事实上是不是如今欧洲右翼在民间也开始抬头。
保守主义盛行。
但给全世界造成了莫大的苦难的战争罪行,很好的仍然被牢牢的钉在不可原谅的耻辱柱上。
这是战后世界秩序的基础,也构成了所有国家共通的艺术伦理的基础。
天底下最大的政治正确。
私下里日本会有恶心的政客美化战争罪行,欧洲也有脑残的地下团体继续搞种族论那一套,这都是真的在发生的事情。
“婊子,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它已经完全超出了艺术风格的范畴。
直到他正踩在了核弹上了。
他可能觉得自己很real,很特例独行。以前就因为戏谑调侃黑人问题,让威尔史密斯的儿子愤怒的在会场摔袖离去。
布朗爵士从人生的荣耀顶点,到被前所未有的巨大舆论危机所笼罩,就只过了短短的不到20秒钟。
自己宝贝的“缪斯计划”要有大麻烦了。
民间对艺术从业者往往无比的宽容,对他们的道德约束较低。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
侃爷的风格就是经常喜欢在各种场合说一些非常冒犯性的言论。
什么狗屁超级画廊都不顶用。
他职业生涯踩了各种各样的地雷,简直整天就在雷区里蹦迪,公关团队三天两头的吃着速效救心丸出来道歉,擦地。
Boon……
西方世界所有主流的电视新闻节目,都一定会争相报道今天的新闻节目。
看媒体区的那些记者们,一个个都在兴高采烈的向上司发短信,面色潮红,激动的几乎快要高潮的样子,就知道。
他们全都爽翻天了!
无敌惊爆的大新闻莫名其妙就砸在脑袋上了。
欧洲美术年会再如何受到关注,也只是一个艺术版块小圈子里的事情,顶多在这一届,受到了些经济学相关领域的关注。
忽然之间。
它就在记者的眼前变成了一个超级时政热点。
为了这种新闻消息。
记者们宁愿赤着脚跑到南极,也要完完整整的把它全部报道出来。
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年会的实时收看人数。
刚刚发生了什么,有些反应快的人已经在推特发了出去,小圈子里各种呼唤亲朋好友收看直播。
电视端的收看人数,在长达三个小时的年会开幕演讲里,实际上已经在逐渐下滑了。
这一刻所有报道年会现场的电视台,收视率都开始重新攀升。
行动速度更快的是网络直播。
好几个互联网平台,后台的工作人员都非常迅速的给了热点速递,在客户端主页最醒目位置安排上直播间的传送链接。
更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站,挂上了诸如——《惊天现场,艺术家年会变为极右翼活动?》。
这种充满噱头的直播间标题。
无数正在闲遐时刷视频的观众好奇的涌入,在评论区询问发生了什么。
短短的半分钟之内。
顾为经就眼睁睁的看着他所在的tiktok直播间的观看人数迅猛的上涨了上千人,并朝着3万人的大关涌去。
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可以说。
从1918年哈布斯堡家族出逃。
不。
甚至更早,从十九世纪伊莲娜家族退出欧洲政治核心之后上百年的岁月中,它的家主从未如此刻的安娜这般受人关注过。
瞬息之间。
她再次牵动了整个欧洲此刻的时政热点风云。
好像时光在此倒流。
伊莲娜伯爵最巅峰,最荣耀,最瞩目的时代,走在德、奥、英、法皇室之间,长袖擅舞成为报纸宠儿的年代,又回来了。
但这只是暂时的。
短暂的璀璨的代价,是燃烧掉了祖辈所积累的所有好人缘,所有人脉关系网,所有在上流艺术圈的影响力。
现实很多时候,充满了黑色幽默。
布朗爵士嘴里说要向世界宣战,事实上,他团结了上流艺术圈的大多数人,只想踩死一只可怜的小猫,以示威严。
伊莲娜小姐说,她要当一个让大家开心的吉祥物。
却直接酷烈且决绝的带着这些大师们,一起跳下了悬崖。
从她走下台的那一刻。
她就是所有“缪斯计划”加盟者的敌人和寇仇,不死不休的那种。
这也就意味着。
伊莲娜小姐成了让目前整个上流艺术圈最恨之入骨的存在。
很多人和布朗爵士就是纯粹的利益联盟。
有操作空间的话,他们非常愿意《油画》和伊莲娜家族两不得罪,左右逢源,从两边得利。
现在。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大家就彻彻底底成为杀父仇人了。
为刘氏者右袒,为吕氏者左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