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专项人才引进(第2页)

但目前进行单晶硅制备时,产出的单晶硅硅片纯度依旧没有办法达到能满足芯片制作级别的水平。

好在高纯度单晶硅棒的制备方法有很多,许青山目前也还没有把研究重心放到这方面上,所以鹭岛那边的半导体工厂目前也只能尝试地开拓一些非核心业务。

但这就相当于一个引线,等到许青山做好准备的时候,一个极佳的单晶硅生长法就能够成为点燃这个芯片帝国的最佳火种。

许青山思来想去,最后还是拿起了电话给周其凤打了过去。

“什么你要申请专项人才引进的专项资金可是今年的预算学校不是已经给你批下去了吗你要是想引进的话直接走流程,学校不会有人拦着你的。”

周其凤觉得有些奇怪,之前许青山签完合同之后,该给的权限,京城大学都已经给出去了,想招人就直接招嘛,许青山怎么又把电话打给自己了

“之前给的预算可能有些不够,我这一次打算多招一些人,而且基本上都是国际一流学者,如果条件太差的话,我怕就算我谈得再好,人家也不来。”

许青山并没有马上告诉周其凤自己想要做什么,他只是单纯的提条件。

“要是能把人招来的话倒也好说,可是我们现在能在基础学科上投入的资金实在是有限,你大概给我报个数,我掂量掂量我能不能做主。”

周其凤也是个实诚人,虽然觉得很奇怪,但他也把自己的想法如实告诉了许青山。

“我想要招的人,不是数学的,都是工科的。”

许青山又半卖关子。

他想听听周其凤对于自己涉足芯片领域的态度。

“计算机的这个倒是好商量一点,我们学校今年计算机领域的预算会偏高一些,实在不行我们就从老梅那边挪预算过来,你大概需要多少”

“也不是计算机,算了,直接和你说吧。我现在想招的是芯片行业相关的技术专家,预算我也没法告诉你多少,要招的人很多,预算能有多少是多少。”

许青山无奈地告诉了周其凤,这件事上想要招人,还真绕不开往上报。

“芯片”

周其凤愣了一下。

“你怎么突然想到要去搞芯片这可一点风声都没有。”

“你忘了张珂在进我实验室之前是在哪里工作的吗而且我在鹭岛那边有投资的半导体厂,就连最近小米都在外面风风火火的,你不会没关注吧”

许青山放下了手中的笔,跟老周聊聊天也挺好的,稍微放松一下心神。

“不是,那我也不会想到你突然就想搞芯片啊”

老周大呼意外。

他对于芯片倒是了解,但反倒是因为了解,他不太看好许青山这次的想法。

“我们国内现在也没多少人在搞芯片和半导体吧上面连政策都没有呢,去年倒是有听说在开始筹备一些产业基金,但规模都小的可怜。”

“我们现在90%的芯片都是靠的进口技术,你想从零开始做,难度实在是太大,就算是你有青山资本在,那个级别的资金也支撑不起你做芯片的。”

“青山,真不是我看衰你,是这件事太复杂了,已经不是我们做学术做科研可以解决的问题了。”

老周实话实说,他开口劝许青山。

这种涉及到了国际战略和封锁形势的东西,个人是没有办法挑战的。

“你不是想好好地打造青山大学吗要想打造好一所专门研究基础科学的高等研究院可没有那么容易,资金的缺口也很大。”

“你现在铺子摊得那么开,这里需要钱的,那里也需要钱的,我是真担心你出问题,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这边也做做,那边也做做,就算你能力上能满足,身体能扛得了吗”

老周的话都是事实,也确实是在关心许青山。

可许青山更清楚的是,目前国内芯片产业相关的制造和材料的短板太过于明显,晶圆制造几乎全都依赖于进口设备,甚至是28纳米的制程技术都尚未突破,材料领域国产化率不足20%,光刻胶等关键材料各个更是几乎全靠进口。